很多人即使有飲酒的習慣,也不一定會買一個醒酒器(Decanter)回家,就算買了回家,也不過當成一件漂亮的水晶擺設罷了,「我又不是飲甚麼貴酒老酒,為甚麼要醒酒?」這就錯了。
記者:周伽然
攝影:伍慶泉、林栢鈞
Model:Kary@PureModels
店舖:公啟行:上環文咸東街59號地下
電話:25441503
品酒教室
發揮至最佳狀態
其實大部份紅酒如經過一個適當的醒酒過程,酒內的單寧就可以通過適度的氧化,即一般人口中的「透氣」後,就會變得較柔軟圓潤,酒會更易入口,酒香也會散發得更理想。除了加速氧化,有些紅酒本身會有沉澱物,老酒的沉澱物有時會更多,因此通過換瓶至醒酒器而隔掉這些渣滓,否則酒的口感就會被沉澱物破壞。既然愛飲酒,當然希望每瓶酒無論平貴也能發揮至最佳狀態,有澳洲的資深酒窖主管曾對記者說「只要適當地醒酒,一百元的貨色喝起來也會變二百元」,有無咁神奇?下次喝酒時做個實驗便自有分曉!
今次邀得品酒師吳鐵輝為讀者示範如何換瓶醒酒。
換瓶醒酒秘技
注意:
瓶口要有距離:斟酒時,酒瓶口要離開醒酒器瓶口,因為有些醒酒器瓶口造得很薄,會有錯手敲碎的危險。
要一氣呵成:整套程序要一氣呵成,因為若斟至一半停下來,酒回流至瓶內就會把沉澱物冲起,便會前功盡廢。
礦物重,要大力搖?
以上是最正統的方法,但坊間也有流傳若面對一些如意大利、阿根廷等地的新酒,由於礦物較重、酒質較硬,要在酒倒入瓶後大力搖晃以加速「透氣」;這樣做是否正確?「有時有些酒單寧強,木的感覺很重的話,有人會用激烈的方法例如把整瓶酒快速倒進醒酒器或大力搖晃等,這些做法的意思是想將酒『開放啲』。若趕時間的話,這樣做也無可厚非,有時真不是人人也有幾小時去等一瓶酒『開』,但開得快也就死得快,意思是當酒一下子氧化至最佳狀態的話,也會很快變成過度氧化而變得難喝,所以除非是一大班人一起分一支酒來喝,否則也不太建議這樣做。」吳鐵輝說。至於醒酒時間,一般需時約半至三個小時,當酒的果香開始散發,就可以判斷為「醒夠」了。
醒酒器要肚闊
醒酒器有平有貴,一個設計優雅的水晶醒酒器,當然能為家居增添一點氣派,但其實只要瓶肚夠闊,讓酒可與空氣有盡量大範圍的接觸面,就已是一個好的醒酒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