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投資者694億狂搶國債

機構投資者694億狂搶國債

【本報訊】由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主禮的財政部第3次國債發行,昨日早上10點已完成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的150億元(人民幣.下同)部份招標,在環球市況波動突顯國債穩健優勢及「副總理效應」之下,全部申請認購額高達694億元,金額更勝去年,超額認購達3.63倍,由於入標競價激烈,4個年期的票面息率均較去年為低。

今發行零售部份 料超購

今日向公眾開售的2年期50億元部份,票面息率確定為1.6厘,與去年一樣,擔任環球聯席協調人兼簿記行的中銀香港(2388),有信心零售部份可獲超額認購。
經競價招標之後,3、5、7及10年期機構投資者部份國債,票面息率分別為0.6厘、1.4厘、1.94厘及2.36厘,相比去年財政部發行的3、5及10年期機構債,票面息為1厘、1.8厘及2.48厘,今次平均低0.1厘至0.4厘,去年50億元發行額獲493億元總申購額,超額認購8.86倍。

股市波動 國債更顯安全

中銀香港全球市場副總經理曾錦燕接受查詢時表示,有信心零售部份亦獲得超額認購結果,去年每人認購額平均為8至10萬元,面對環球市況波動,連美國評級亦被降等信貸威脅下,國債更形穩健安全,當下推出亦甚為適時,不排除今次人均認購額可能更高。
隨着財政部日後定期在港發行國債,她認為零售部份除短年期外,亦可考慮較長年期以滿足投資者對息率的興趣。零售國債今起開售,至本月31日止。去年財政部發行的30億元零售債,獲1.37倍超額認購。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李勇昨表示,國債反應熱烈,說明環球金融市場動盪之際,國債乃優質安全工具。是次國債發行規模提高,年期共有5個組合,國債將續在港發行,作為「長期」安排,並逐步擴大規模。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說,是次國債繼續採用金管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招標,競投結果相當理想。
出席儀式的滙控(005)主席范智廉指,國債發行強化了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亦有助正在發展的人民幣債市增加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