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鄰宅裂痕處處 草根階層遷入

特稿
鄰宅裂痕處處 草根階層遷入

馬頭圍道塌樓慘劇發生至今已逾年半,45J毗鄰的45G及45H其後也因危樓牽連而全面拆卸,至今只剩一片頹垣敗瓦,巨型工字鐵及鋼架支撐着45號剩餘的樓宇。樓宇內雖然仍有零星居民出入,但斑駁殘舊的牆身,肅殺的氣氛,一片蕭條。

45E及45F大廈單位牆身裂縫可放入一元硬幣。

45E及45F大廈天花板剝落隨處可見。

「窮人邊計得咁多」

記者早前走進最近塌樓位置的45E及45F,日光透過梯間的空隙照向剝落的牆身,昏昏暗暗,裂痕隨處可見,最闊處更可放進一枚一元硬幣。整座樓宇已有逾半居民遷出,空置的單位也由市建局用鐵鏈封鎖,貼上告示。有地區幹事指近54%的業主接受當局收購,繼續留居在此的都是貪平租的草根階層。
「最驚都係啲鋼筋同埋電線。」去年7月以2,000元租金,與妻兒租住三樓一個110呎劏房單位的陳先生坦言是為了平租才搬來。他表示,同樣呎數的單位在同區起碼要貴多700至800元。即使看到幾十年的唐樓弊病處處,他也無奈地說,「冇得擔心,窮等人家又邊計得咁多,安唔安全,惟有信政府。」
去年12月搬到45F、斯里蘭卡籍的Chaminda夫婦稱,兩人都是每月拿3,800元最低工資的家庭傭工,可以租住樓宇的選擇不多。他請記者進入單位指出牆身的裂縫,還有整塊都可搬起的地磚。他說,雖然自己在塌樓後才遷入,但仍有少少擔心,現只等市建局全面收購後領取3,000多元搬遷費補。《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