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父母望子成龍,幼稚園生也要「遊學」。有旅行社辦幼稚園歐洲遊學團,團費1、2萬元,父母仍趨之若鶩,更雙雙到歐洲「陪讀」;也有不少學校在暑期過後仍辦遊學團,安排學生上課期間遊學。有教育界指部份本地家長對子女教育總是鬥「多、快、早、好」,質疑:「父母陪住都叫遊學?」
記者:鄭啟源、翁煜雄
康泰旅行社董事總經理黃進達指,社會提倡通識教育,令暑期遊學團大受歡迎,今年報團人數按年增加約80%;熱門遊學地點包括新加坡、台灣、歐洲,以及內地的北京與廣東省。他稱,參加遊學團學生來自各類院校,從幼稚園到高中,從本地公立學校以至私立國際學校都有捧場客。
上課日子都遊學
他指康泰今年特別與教育機構合辦幼稚園學生歐洲遊學團,包括到音樂之都維也納聽音樂會及上樂理課程,或到當地院校學習語言,行程7至10天,團費由1萬至2萬元不等,要求家長必須同行,結果吸引逾100人參加。
東瀛遊執行董事禤國全說,遊學團已不只於長假期進行,不少學校會安排師生在上課日子遊學,10月起是高峯期。他說,學校會自選地點,透過旅行社訂交通、住宿及導遊等,如台灣四天團費用約每人4至5千元。由於是上學期間,他說幾乎全部指定級別學生都會參加,故人數較暑期遊學團更多,如曾承辦一幼稚園遊學團,小朋友各最少有兩名家長陪同,故一團逾200人。
他稱,學校多會自訂主題,如去年有小學安排5年級學生到上海,然後分組了解當地環保、歷史及工商業發展,回港在學校一起討論;也有學校組辦教師遊學團,如到日本了解當地學生紀律較優良原因等。
永安旅遊發言人說,今年主辦親子團取代遊學團,因很多家長寧願趁暑期與子女外遊,如到台灣宜蘭賞海豚、做手工藝,或到北京上海作職業體驗等,「小朋友可以角色扮演唔同職業」。她說台灣及內地團團費2千多元,韓國團則3至4千元,反應理想。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指本地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對子女教育總是「鬥多、鬥快、鬥早、鬥好」,給予兒童過大壓力;遊學本為培養獨立,「幼稚園真係太早喇,而且父母陪住都叫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