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電控股(002)公佈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純利約58億元,跌2.04%,符合市場預期,派第二期中期股息0.52元。中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包立賢表示,集團未來發展重點將放在自身增長上,即意味不會在海外大肆收購。 記者:陳健文
包立賢說:「中電相信旗下海外業務將繼續增長,故會將焦點放在自身增長上,如印度仍有很多發展機會……是否進行收購要視乎是否有合適收購良機,若有,亦相信只會於已經有業務的市場進行。」他又指出,由於澳洲業務已達一定規模,暫不會在當地進行收購。
去年收購需時間整合
同屬公用股的電能實業(006)及長江基建(1038),近期藉市場波動,不停在歐洲進行併購,相對下中電並沒有大舉進行併購,但有外資分析員認為,不可以簡單將中電與電能及長建作直接比較,「其實中電去年底在澳洲進行了一宗金額逾150億元的收購,令集團躋身當地最大電力零售集團之一,今年中期業績中,海外業務有超過40%增長,便是靠這宗收購,收購後今年就要作整合。」
他又說,中電在印度、中國及東南亞都有新項目,故暫時毋須用收購來谷大增長。
上半年中電的海外業務表現較香港為佳,錄得盈利17.26億元,按年升40.9%;作為「現金牛」的香港及相關業務盈利僅升2.83%至34.86億元。當中澳洲業務盈利則按年升152.93%至11.66億元,佔海外業務總盈利約67.56%;印度業務盈利亦升59.13%至約1.83億元。
澳碳排放賠價合理
對於澳洲將推出碳排放政策,包立賢表示,由於相關政策未正式推出,故暫未能評估實際影響有多大,但強調集團支持新方案,因其補償計劃較兩年前的方案合理。中電指出,業界首年可獲得約10億澳元(約81億港元)過渡資助,預期集團可獲得其中約25%。
至於與香港相關的業務,集團旗下中華電力副主席阮蘇少湄表示,有留意到近期環球煤價高企,對電價構成一定壓力,集團會在今年底前與政府就明年電價檢討作研究。
就集團入股曾被指管理質素欠佳的陽江核能項目,她說,對國家及合作夥伴中廣核的安全標準及營運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