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騷亂,首相卡梅倫中止渡假趕回國,二話不說,建議全面向facebook和twitter落釘,只要網民起義以此串連,政府便能先發制人,一網打盡。事後追緝疑犯,不等定罪,即可驅逐示威客出公屋家門。南倫敦Wandsworth議會已經率先開火,迫令一家三口離開。帶着八歲女兒的母親認為十八歲的兒子並無違法,就算有,也不應該由她和女兒受懲罰。沒收公屋得到其他議會響應,議員密謀其事。
公屋住戶上街抗議,隨時被迫脫殼,由蝸牛淪為「隧道喪屍」。香港建制派盯緊事態發展,借鑑英倫,鐵腕對付示威者,是不必釋法便能辦得到的秋後算帳。「犯事者應料到有此後果,他們不應享有公屋。」卡梅倫向佔全英六分一人口中的一千萬公屋居民示警,強效過警棍和胡椒噴霧。公屋戶就範,只能當順民,只能配合地產霸權,做一條在公屋出生在公屋暴斃的應聲蟲。成也公屋,敗也公屋,把示威者趕去瞓街,迫爆每一條行人隧道,等如將反霸權的茉莉花革命開枝散葉,不要說一個倫敦,就是紐倫港三位一體,都會喪屍淪亡。梁振英唐英年,哪位是特區卡梅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