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與出版商對課本與教材分拆各持己見,教師慘成夾心人,到9月開學無書可用,屆時可能出現的荒謬情況是:教師要自己出錢買一本學生課本,然後冒侵犯版權的風險,花大量時間搜集資料編寫教材,如此勢必影響教學質素,最終受害的是學生。
最終受害是學生
有教師指出,現在不少買不到書的學校都在觀望,考慮是否「偷雞」,但由於違反送書禁令會遭教育局警告,校長隨時「孭鑊」,因此部份校長最終可能不敢「偷雞」,這些學校的教師到9月唯一選擇,就是拿着學生課本來教學。由於學校撥款指明是用於購買教材,不能為教師買學生課本,因此教師甚至可能要自資買學生課本來使用。
有教師指出,教師用書不同學生課本,內容多了很多協助教學的資料,教師要冒侵犯版權的風險搜集資料自行編寫,又要將所有習題先做一次,「自己寫教材冇話唔得,但係出版社係搵一隊人用成年寫出嚟,教師只可以每晚放學之後寫,質素一定冇咁好」。教師忙於編寫教材,用於輔導學生的時間難免減少,最終受害的是學生。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