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會粉嶺場 謝絕非原居民民政事務局懶理:無權干涉

高球會粉嶺場 謝絕非原居民
民政事務局懶理:無權干涉

【本報訊】成立逾百年的香港高爾夫球會,其位於粉錦公路的球場球會數十年來開放舊場予附近村民在特定時段免費打球,但06年因奧運馬術賽維修重開後,卻只准已登記的原居民繼續免費打球,數十名過往免費打球的非原居民突然喪失免費打波權。負責監察球會用地的民政事務局卻稱無權干涉。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民政事務局:「你嗰時有份協調,家出問題點解可以咩都唔理咁不負責任?」
記者:梁德倫

香港高爾夫球會六十年代以1000元優惠價,租用政府位於粉錦公路兩旁的土地,每年繳交應課差餉約3%的地租。在附近居住的鍾先生表示,球會過去數十年一直讓附近村民每天7時前及下午3時半後至日落時段免費在舊波地打球,且不用登記,「大家都見慣見熟,都係得嗰幾十人成日打波」。

「大家都好愕然」

鍾先生稱,06年球會因協辦08年奧運馬術賽,借出部份場地提前改裝及維修,一度封閉舊場,但當時承諾重開後會讓村民繼續免費打球。不過,球場同年9月重開後,鍾先生發現球會已與上水鄉委會、北區民政事務處達成協議,由鄉委會負責登記打球村民身份,但表格只准原居民登記,名單由民政處核實再轉交球會處理,「嗰時大家都好愕然,咁我哋呢班非原居民點算?」
他其後多次向北區民政處求助,不獲受理,「球場嘅地主係政府,佢點解可以話無權管球會?」鍾先生稱,事件在多條村引發爭拗,「有好多波友突然冇得打,但個登記名單就突然多咗幾百人,好多個名以前都唔係打開波嘅。」他稱事件引致不少非原居民波友與原居民「面左左」。
民政事務局回覆稱,球會准許附近村民免費打波屬「私人協議」,06年時球會與村民達成共識,由村代表自行為其村的打球人士登記,然後把名單遞交北區民政事務處,核實提交名單村代表身份後把名單轉交予球會。局方強調北區民政事務處不審閱名單內容,也無權作決定,今次事件球會也無違反地契條款。

「雙重特權產物」

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批評政府卸責,「佢哋用緊公共土地要受監管,當初政府有幫手協調,有問題之後就唔理邊講得通?」陳淑莊又稱,球會已享特權以優惠價租用政府土地,現只准原居民免費打波,「根本就係雙重特權嘅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