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周五內地報章《21世紀經濟報道》稱,雨潤食品(1068)母公司雨潤集團涉嫌在項目利用率偏低情況下,仍在遼寧省無償拿地近5000畝,是「圈地不宰」。昨晚雨潤食品發出澄清公告,指該公司在遼寧的土地及補貼都是以合法方式取得,不存在任何違規事項,會對報道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指合法取得土地
據有關報道指出,雨潤在遼寧年屠宰生豬能力達512萬頭,但實際年屠宰量只有約180萬頭,產能利用率僅35%,但集團不退反進,在建、待建的生豬屠宰項目多達6個,指集團涉嫌虛報項目投資額,騙取國家補貼。報道又稱,時至今日,雨潤在遼寧的多個項目仍遲遲未完工。該集團在遼寧項目共26個,涉無償拿地近5000畝。
雨潤昨晚發出公告反駁,指該公司在遼寧已投產的工廠其實只有3個,綜合年產能約240萬頭,產能利用率與公司的平均水平相若,按加權平均方法計算,利用率約為67%。此外,公司在建和待建項目有4個,完成後年產預計約400萬頭。
雨潤又否認「圈而不宰」的指控,指公司的工廠建設一般需時2至3年,擁有的土地都是合法取得,並沒有轉為從事任何房地產業務。另外雨潤強調,所獲發的補貼都經過地方政府審批,合法合規,沒有虛報或欺騙。雨潤重申,公司從來沒有從事如報道所講的商業地產或物流業務,但據了解,主席祝義材擁有若干私人投資,惟有關業務與公司無關。雨潤又指報道失實,會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