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憑藉收購內蒙古鄂爾多斯恒泰煤礦「變身」煤礦公司的金山能源(663),一直透過引入策略股東壯大實力,上半年先後與兩大央企中鐵物資及中信信託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一方面完善物流系統,一方面藉中信信託的融資能力加快收購步伐,並以超越國企首鋼資源(639)為目標,將金山能源打造成民營煤炭巨頭。
藉收購獲龐大現金流
金山能源09年借殼南嶺化工來港上市,當時資產只有恒泰煤礦,金山能源主席兼大股東王大勇接受專訪時表示,為將公司打造成超級煤炭企業,不僅從各界引入煤炭專家,亦在內蒙古及山西物色質素良好且營運中的煤礦,令公司可透過收購即時獲得龐大現金流。
他稱,恒泰煤礦3個工作面已全面投產,有信心上半年內蒙古煤炭產量可較去年同期增長一倍,即約佔全年目標600萬噸的一半,加上剛收購的燎原煤礦,明年內蒙古產量可躍升至1000萬噸,生產成本亦可望受惠協同效益而下降;至於山西朔州市兩個煤礦,設計年產能共650萬噸,料年內完成收購。除積極尋覓「獵物」,金山能源亦透過引入策略股東來彌補「缺點」。今年3月與中鐵物資旗下中鐵能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不僅利用鐵路部資源完善公司的物流系統,並借助中鐵物資客戶基礎,拓展海外市場。
王大勇透露,4月及6月曾偕中鐵物資到印尼視察煤礦,雖然現時有大量印尼煤輸往中國,但煤質較差,加上當地運輸配套落後,故公司對開拓印尼煤抱謹慎態度,倘未來落實進軍印尼,不排除拓展下游業務,拉攏內地電力公司合作。
資源併購最需要資金,故公司6月與中信信託及山西礦業組成合資,共同管理能源投資基金,本月開始募集首期資金20億元人民幣。他說,有中信資金相助,可令收購煤礦時間由一般6至9個月,縮短到2至3個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