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近出版了好幾本回憶錄:司徒華的《大江東去》,羅孚兒子羅海雷寫的《我的父親羅孚》和香港老左派吳康民的《吳康民口述歷史》。這三書,都在一定程度上披露中共在香港的活動,主要是五十年代以降的活動。另外,資深傳媒人江關生寫的《中共在香港》(上卷,1921-1949),則是作者翻看大量已解密的中共內部文件、美國情報部門的秘密檔案,有關當事人的日記、回憶錄、年譜、傳記、文獻、報刊等資料而寫成。這幾本書,都從不同角度講到過去中共在香港的種種活動。這方面的報導與資料一向較少,但對於認識香港的現在與未來的變化,卻很重要。因為了解中共過去的行事方式,也較可以了解中共今天在香港的種種表現。
幾本書中,牽涉中共活動較少的是司徒華的書,它只是讓我們了解到司徒華早年的親共背景而已。吳康民的書,多是一些左派內部的軼聞舊事,沒有甚麼內幕,作者自己也說:「口述歷史,首重內幕,但內幕必定涉及許多人和事,為人寫讚歌當然毫無問題,涉及批評便難以下筆。讀者可以看出,不少地方是避重就輕、欲言還止的。」避重就輕、欲言還止,首先就缺乏誠意,可信性存疑。最具全面性和可信度的是《中共在香港》,此書根據可靠資料,不作訪談,客觀披露中共在香港若隱若現、深謀遠慮、可悲可嘆的活動。
最有看頭的是《我的父親羅孚》,連續幾個晚上,我讀這書至凌晨都不能掩卷,許多人與事我都略有所知,卻從這書中看到未知而欲知的背景與事實,太有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