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明年立法會選舉新增5個民選區議員提名產生的「超級區議員」,令新一屆區議會戰略地位提高,各大政黨紛駐重兵,力爭「入場券」。九大政黨/團體預料派出近550人出擊,不少屬首度披甲「挑機打大佬」的新丁。有學者指,建制派「落重本」大搞密集地區戰下,不但泛民新星「搶灘」難度極高,就連泛民向來的區選版圖也可能被蠶食。
新一屆區議會選舉11月6日舉行,下月15日至28日接受參選提名。今年地方選區登記選民增至355萬,較2010年增加約12.7萬人,更創歷史新高;功能組別選民則增24.3萬人。選民大增加上明年誕生5個「超級區議員」,令今屆區選戰況更激烈,至目前為止,本港九政黨/團體暫定派出近550人出戰(見表)。
新丁挑戰對家地頭蟲
傳統大黨民建聯及民主黨各派近一倍現有區議員人數出征;積極開拓地區發展的公民黨派出不多於50人出選。銳意派員參選「超級區議員」的工聯會打正旗號派出近40人參選大軍;新冒起的新民黨小試牛刀派約10位候選人「試腳」。各大黨參選人數各異,但都有大批首度參選的新面孔;部份人望「承接」原有退任老將的議席,部份新丁則肩負挑戰敵對陣營「地頭蟲」的重任。
民主黨首度參選新丁比率達37.6%,副主席單仲偕指贏輸其次,最重要是新丁可從中吸取經驗,為全面普選作好準備,雖然建制派大派銀彈令新丁參選有更大難度,但相信「服務勝過金錢、真誠勝過利誘」。民建聯黨團召集人葉國謙則指,無論新丁或舊將,「最重要肯喺地區浸」。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分析,年輕候選人除要長期在區內工作,通常要挑戰一些年紀大兼經常連任的現任區議員才有機會突圍。他指民建聯與工聯會資源遠超泛民政黨,因此較泛民新丁容易搶灘,又以民主黨早前在荃灣福來區補選大敗,苦心經營多年的地區被工聯會連根拔起為例,引證建制派陣營自07年區選大翻身後,已在各區投入更多資源,預料泛民地區版圖可能在今次區選中進一步被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