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貼面起舞 - 邁克

面貼面起舞 - 邁克

初看《依莎多娜》的時候,還是個未曾衝出亞洲的小青年,英語雖然略略會講兩句,分辨口音卻完全不在行,澳洲加拿大蘇格蘭一視同仁。這次重看最大的發現,是雲妮莎烈姬芙為了配合角色身份,說得一口幾乎沒有地域色彩的美式英語─鄧肯女士生於三藩市,加州口音本來就不像南部或東岸顯明,她和影片的對白指導功課交得相當足。這方面我是百分百的保守派,一向痛恨跨國製作那些撞聾的導演和懶惰的演員,毫不研究語言音色,馬馬虎虎交貨。像拉斯馮特崔爾的《憂鬱星球》,姬汀頓鄧絲和夏綠蒂甘絲堡分明飾演同胞姐妹,一開口一個是粗線條的美國婆一個是帶輕微法國口音的英國淑女,縱使要求便秘式科幻片貼近現實不啻吹毛求疵,仍然免不了落筆打三更,即時倒扣二十分,教本來便無甚可取的影片淪為負資產。
鄧肯一八九九年離開美國,短暫的一生主要在西歐度過,如果由我虛構以她作主角的劇情片,必定寫她在巴黎遇上落難的王爾德,並且在麗池酒店和普魯斯特共晉午餐,跟着由後門溜出去,到金榜街二十一號新開張的香奈兒帽店和可可小姐打牙骹。啊,其實《情迷午夜巴黎》根本可以出現她的蹤影,赤足挑戰海明威的大男人主義,混在葛楚德史坦的沙龍品嚐愛麗絲B杜嘉絲親手烹製的大麻朱古力餅,甚至當畢加索和馬蒂斯的模特兒。活地亞倫這架時光穿梭老爺車,兜截的二十年代藝文界名人那麼多,唔爭在預埋現代舞之母一份,她要是和黑珍珠約瑟芬碧嘉面貼面起舞,還可以補充《依莎多娜》遺漏的女女情慾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