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經歷了翻天覆地的一個星期,大時代單日波幅逾千點的過山車市況再次重現眼前,股民恍如置身金融海嘯。驚魂甫定,卻發現多個板塊股份大平賣,部份更跌穿海嘯價,計有多災多難的高鐵概念股、前景黯淡的航運股,以及風光不再的過氣藍籌股。
正所謂爛船都有三斤釘,本報特意從這批被人唾棄的洗倉股中,挑選值博率高的股份,吼位撈底,中線睇升一倍!務求令大家可以蔗渣的價錢,品嚐到燒鵝的味道。但要記住,弱勢股翻身,過程可能十分漫長,用海嘯價買入,要有心理準備作長線持有,冇耐性的投資者,今期唔啱你睇!
壞消息已出盡 南車值博率高
今年以來,鐵路股負面消息不絕,先是前部長劉志軍2月下馬,然後7月溫州動車出事,近日國務院重手整頓鐵道部,要求降速降價降投資。連番衝擊下,整個鐵路股板塊「散晒」,中鐵建(1186)和中鐵(390)率先跌破金融海嘯最低價。
南車內地市佔率達60%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國務院上周要求高鐵再減速,以及停批新項目,已經是最嚴厲的整頓措施。另外,目前部份高鐵再由時速300公里降至250公里,將來再發生嚴重事故機會大減,無形中也減少了鐵路股潛在風險。
一眾鐵路股中,因鐵路建設將大為放緩,鐵路建設和電氣設備股前景不利。但由於已經建成的高鐵需要新列車營運,列車製造股中國南車(1766)較值得看好。
中國列車市場現由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兩大集團壟斷,市場佔有率平分秋色。但北車剛剛被爆出品質不過關,京滬高鐵運營後,共發生38起車輛故障,其中37起是出自北車,只有1起出自南車。中國北車在8月11日宣佈所生產的54列京滬高鐵需召回,預計將來中國南車市場佔有率將大增。
南車在內地地鐵市場佔有率超過60%,2010年地鐵業務收入增長64%,其強勁增長料可持續。建議4.5元樓下買入,中線目標6元,潛在升幅約33%,跌穿4.2元止蝕。
失勢藍籌可取 國壽無懼跌市
歐美債務危機夾擊下,藍籌都可以跌得好傷,部份更逼近甚至跌穿「海嘯價」。思捷環球(330)「領先」一眾成份股,今年6月已率先跌穿08年10月低位28.6元,至今更「潛水」3成,上周五收報19.38元。思捷估值雖平,預測PE不足10倍,兼有7厘股息率支撐,但歐美復蘇遙遙無期,隨時拖垮其業務,加上拓展神州未見進展,暫宜放於「觀察名單」,日後再算。
要博價殘藍籌,中國人壽(2628)可謂不二之選。國壽今年股價表現明顯跑輸同業,累瀉超過3成,上周五收報22.2元,與「海嘯價」16.7元越來越近。股價易跌難升,皆因保費收入大幅放緩,拖累首季業績全面倒退,淨利潤按年跌22%。
股票僅佔投資組合15%
不過,瑞信最新報告指出,在市況波動下,國壽的盈利防守力最高。其投資組合中,只有15%為股票資產,即使A股急跌,其投資表現不會受太大影響,有助保持財政穩健。該行更指出,雖然上證指數今年來累跌8%,但國壽10大股票持倉的價值並無縮水,有關股份佔總持倉20%。
此外,現價國壽業務內涵值只有1.4倍,市盈率11.5倍,均處於歷史低位,估值相當吸引。鑑於股價近期大幅回落,加上估計中線基本因素不變,瑞信將其投資評級由「中性」上調至「跑贏大市」,目標價30元,現價潛在升幅逾3成。國壽將於下周二(23日)公佈中期業績,投資者不妨睇埋盤數才入市。進取的投資者亦可於現價開始分注吸納。
股價「跌過龍」 中海發展低吸
國際航運市場前景暗淡,加上油價高企,成為航運股今年以來越跌越有的致命傷。近期歐美債務陰霾,投資者對環球經濟前景憂慮加深,令航運股雪上加霜。
中國遠洋(1919)、中海集運(2866)近期先後發盈警,預告上半年業績見紅,業績已見光的太平洋航運(2343)及東方海外(316),上半年盈利分別大幅倒退94%及86%,拖累航運股火燒環連船,連番遭基金洗倉。
在航運股中,中海發展(1138)上周率先跌破08年金融海嘯低位4.32元,低見4.20元,相比中國遠洋、中海集運及太航距海嘯價低位仍有20%至181%距離,中海發展顯然是「跌過龍」,是航運股中撈底首選。
預測PE僅8倍 平過同業
航運股大跌,是市場看淡其盈利前景的必然現象,但當估值跌至合理,甚至超值之時,就是撈底的良機。彭博資料顯示,太航、中集運、中國遠洋股價急瀉後,全年預測市盈率仍分別達16倍、21倍及34倍,未算吸引,不排除仍有下跌空間。中海發展預測PE只有8倍單位數,遠低於前3者。
中海發展上周四出現曙光初現的見底訊號後,建議5元樓下買入,保守以反彈去年11月跌浪的0.236倍黃金比率6.35元為目標,潛在升幅已達27%,失守4.50元止蝕。
專家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