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月的大冧市由美國降級開展,至今一波又一波的衝擊仿似沒完沒了,記得雷曼爆煲時也是一波又一波原先沒有預計的衝擊湧過來,幸好當時有政府幫銀行買入毒債。
當時已有分析指政府將龐大債務攬上身後患無窮,因政府破產的話將無人能救。
結果悲觀的預言逐一兌現,除了負債國大鑊,債權人亦難倖免,中國持有近2萬億美元國債,而3.2萬億美元外儲中,其餘多數也借予歐洲國家,這種大幅傾斜歐美的外儲結構,一來因為新興國債市深度不足,另方面可能是被AAA評級所累,被迫買進大量最高評級的歐美債。當歐美一旦違約或另類違約,中國龐大外儲將凍過水。
雷曼事件另一個遺害極深的影響,是中國4萬億美元大躍進式海外投資。這4萬億美元當然不是印鈔印出來,是地方政府各自出資及由國有銀行大膽放貸製造出來的。先不論回報高定低,要短時間內找出大量新投資去刺激經濟,本身就是浪費,好的投資早已有人進駐,勉強而行的也不是好投資,結果由低效益的鐵路及基建佔大半。
航運股難寄厚望
當年的大躍進害死唔少人,今次亦然,加上收緊銀根,令銀行無法放貸予有效益的中小企,令經濟血液停頓,而國有銀行所持的貸款,亦隨時被強行賴債,因此中資銀行股幾平都冇人吼。
歷史重複又重複,現在中國政府都幾難有新方法刺激經濟。內需未必掂,外貿仲差,航運股如中國遠洋(1919)及中海集運(2866),逢反彈即見沽盤湧現,碼頭股中遠太平洋(1199)、大連港(2880)也弱得不合情理,相關股日後業績心裏有數。
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