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瑪麗醫院急症科副顧問醫生鍾浩然表示,以往吸毒者到急症室求診少之又少,但近兩至三年每月最少有五、六名,部份是中學生。不少人因「副作用強烈到忍受唔到而求診」。
根據禁毒常務委員會的資料,去年本港呈報的吸毒人數有12,420名,較前年減少11.2%。去年吸食危害精神毒品的7561人中,以吸食氯胺酮(俗稱K仔)最多,其次是冰毒;吸食海洛英的人有6191人,過去數年不斷下跌。
難忍副作用求診
鍾浩然表示,以往到急症室求診的吸毒者「好耐都唔見有一個」,但近年每月最少有五、六人,甚至一個月有十人。他們主要是因為副作用太強烈,非求診不可;或吸毒後神志混亂、昏迷不醒而被送院,反映現時濫藥後出事風險增加。
鍾表示,醫生憑經驗可推斷病人曾吸毒,但為更準確治療,希望病人說出真相。「會不斷問病人食過咩、食咗幾多、食咗幾耐;好多人初時唔肯講,但逼吓逼吓,動之以情,最後都會講」。醫生可將病人轉介社工協助戒毒。
基督教得生團契總幹事馮都新表示,現時青少年吸食冰或K仔為主,早前接獲兩名吸食白粉的青少年戒毒,「佢哋群埋啲叔父幫手賣白粉,被人說服佢哋食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