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專題:回流女建築師 畫出地產霸權

星期日專題:
回流女建築師 畫出地產霸權

【本報訊】阿斯在新西蘭畢業成為女建築師,隻身回流,遇到的卻是香港籠罩地產霸權,樓市變成一個怪物。她以自己擅長的畫筆出版一本漫畫書,把自己親身經歷以漫畫人物表達,揭露地產商打殘則師以用家為先的設計,強制則師用盡政府狂送的「發水」面積,不理會無日光、無通風;豪華獨立屋都要以賣得最多面積為先,懶理會屋貼屋。阿斯不願屈服,決定出走,跳往半官方機構。 記者:呂焯均

筆名阿斯的年輕女建築師,不想芳名公開,也不願透露現職的機構。「自己接受訪問,無問過公司,唔方便講公司啦」。她剛出版《我是港產女則師——建築界新丁遇上地產霸權》,「個女主角平頭裝,一副新丁樣貌,冇機心,係自己性格嘅投射」。

用盡發水面積倒模外觀

在香港工作約10年,做過政府建築署,又做過私人建築師樓,曾為四個本港及內地的地產商設計樓盤,讓她深深體會香港地產市道的陰陽怪氣。「冇人會諗用家嘅利益,人人都係用盡呎數賺到盡」,「換咗喺外國,冇人會買呢啲樓」。
她為一個本港樓盤做設計,費心思為未來小業主提供一個舒適居所,但全盤被打柴,地產商要的是用盡政府給予的發水面積,包括電梯大堂要闊大;要有環保露台,甚至犧牲一些窗戶。但電梯大堂和環保露台會分攤計入每個單位出售呎價,環保露台對住戶又完全無用,在風雨,猛烈陽光環境或天寒地凍的日子也不宜用,還未計與鄰座四目交投的尷尬。
政府也是地產霸權幫兇,原本提供誘因,鼓勵地產商建造面積大些的電梯大堂,使密封大堂減少翳焗,環保露台也是為單位引入更多日照和通風。可是,政府忽略地產商賺到盡的心態,大堂變超大,露台根本無考慮日照和風向。更甚的是,政府為環保露台設定長闊高度劃一限制,令露台變得狹長,「個單位幾大,個露台一樣咁細,連張枱都放唔到,有乜用?」地產商也不會建大些露台,以免佔用了准許建築面積。基於此,所有露台變成同一樣大小,很多住宅樓宇也變了倒模般。
她試過以整幢樓宇採光和風向為優先考慮設計,但地產商指屋苑的座數會受影響,堅決不接受。她又曾在一個內地豪華獨立屋大型發展項目擔任建築師,設計獨立屋分佈時,優先顧及每間屋的私隱,故間距較遠,但地產商反對,指會減少獨立屋的數量,要她重新排列。
欷歔之中偶有成功例子,另一個內地豪宅大樓項目,地產商要在每層使用歐洲宮廷式的羅馬柱躉,營造高貴奢華,但她建議每個單位建造一個開放式花園,與大樓對面中央公園連成一體,獲地產商接納。
與地產商開會也能見到人生百態,有一個大地產商帶了十多名高級職員到建築師行開會,聽建築師滙報發展項目的設計大綱。在播放投影機的昏暗環境下,隱約見到大地產商已昏昏入睡,之後一個問題也沒有,他的職員則輪流發問,但似乎是為問而問,只是想老闆注意他們是存在的。

阿斯出書講述自己與地產霸權交手經過。 孔慶初攝

贊成復建
愛居屋不買私樓

阿斯現單身住在將軍澳一個居屋屋苑,單位是91年移民前父母購入,雖建築用料很普通,但她說實用面積比私人樓大,窗戶較多也較大,大廈佈局顧及日照和風向,珠玉在前,她說不會買私人樓,「家個樓市係平定貴,我唔識,但生活空間,就唔係我想要嘅嘢」。
阿斯在新西蘭住慣大屋,現居的三房居屋單位實用面積也逾800呎,她拆掉其中一間房,令客廳空間更廣闊,餘下兩房,一間是她的閨房,另一間留給父母返港探她時住。她喜歡簡約,單位佈置十分簡潔,「間屋有好多自然光」。
她贊成復建居屋,因為目前私樓太貴,很多人買不起,收入又超過申請公屋資格,只要小心定價便可,加上居屋和公屋設計以實用為主,沒有不切實際的會所及設計,宜居得多。

理性置業
行使消費者力量

誓言不買私樓的阿斯,也希望小市民理性置業,「土地供應少,地產商賺到盡,係無可避免事實,小市民唯一可以做嘅,係行使消費者嘅力量,唔買劣質貨」。
出書道出地產行業光怪陸離,阿斯就希望與市民一起發聲,讓地產商與政府聽到公眾要求,應該把賺錢與買樓的小業主利益,放在相同地位。阿斯做建築師由喜歡繪畫開始,卻無關興趣或天份,而是由新西蘭的開放式教育制度促成。
她小學時跟父母移民新西蘭,升中學時可自行選科,她在藝術科目中逐漸發掘出對繪畫興趣,讀中七時修五科,選了兩科有關藝術,最後憑藝術學科成績考進大學修讀建築學位課程。出書緣於開會時悶慌了,在白紙上塗鴉,聽與會的人發言,觀察他們的外表,按別人的性格重新畫出他們的樣貌。她的姐姐是全職作家,鼓勵她出版繪本,地產霸權在她筆下,成了荒誕的浮世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