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個人網誌表示,聯繫滙率制度是建基於穩定本港金融體系和便利經貿發展的必然選擇,雖然有意見建議採用跟一籃子貨幣掛鈎的制度,但他認為,這反而會增加本港進出口商的滙率風險,而且也不能有效對抗通脹。他強調,港府展示對聯滙制度堅定不移的信心,是防止投機者在金融動盪時豪賭本港滙率制度改變的有效方法。記者:董曉沂
曾俊華解釋,香港作為細小開放的經濟體,整體貨品及服務貿易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達440%,而現時全球大部份貿易仍以美元計價,若港元與一籃子貨幣掛鈎,即使港元與一籃子貨幣的滙率穩定,但兌美元仍可能大幅波動,產生滙率風險。
料引致港息口波動
他認為,與一籃子貨幣掛鈎亦會失去聯滙的高透明度、運作簡單和高效率優點,更不代表本港可實施獨立的貨幣政策,因本地息率理論上應按籃子貨幣的加權平均而定。此外,若該籃子貨幣沒有高流動性、沒有足夠的市場深度和廣度,或沒有可完全自由買賣的投資工具,即使港元與這一籃子貨幣的滙率存在差異,套戥機制亦不一定能有效運作,將令港息出現波動。
曾俊華稱,既然滙率和通脹並無簡單直接關係,採用盯住一籃子貨幣滙價的方法來降低通脹,效用成疑。他指出,新加坡是採用類似的滙率制度,6月時新加坡元兌美元已較一年前大幅升值13%,但新加坡通脹亦高達5.2%,與香港的5.6%相距不遠,而且滙率大幅升值的副作用是經濟可能急速降溫,對民生影響更大。
滙豐:港明年滯脹升溫
滙豐銀行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出席電台節目時則表示,歐美經濟前景亦未明朗,本港出口勢將繼續收縮,今明兩季的增長情況將不及過去兩年,預期下半年本港增長會較上半年放慢,惟全年仍可錄得5%至6%增長。但他警告,明年本港經濟增長隨時不足5%,倘增長放緩,勢將限制市民加薪幅度,而通脹持續,明年本港出現滯脹的風險正在變相升溫。
他說,美國被標準普爾降級,即使華府再推量化寬鬆措施,亦難令美元扭轉弱勢,港元亦無可避免被變相貶值。他預期,股市會持續波動一段時間,並導致資金流入如樓市和黃金等資產,刺激商品和樓宇價格上升,倘若亞太區或新興市場壓抑貨幣增值,通脹更將因此拾級而上。
金管局多次出手打壓炒樓,加上經濟前景不明朗,樓市交投近月明顯放緩;但梁兆基認為,樓市大幅調整機會不大,惟呼籲市民分散投資控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