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mus - 鄧達智

Hummus - 鄧達智

面書上的網友最近每天發問一題:你相信沒有婚外性的關係嗎?你相信金錢可買愛情嗎?你可以抵受肉體秘美的引誘嗎?你可以容忍情人跟別人上牀嗎?
老得掉了牙,再讀一篇,啊,好久未思考這類老問題,以為都掃出大西洋。
也有為食網友天天發放食物照片上面書,早,午,晚三餐還有高茶,夜宵……在下每天只吃一餐半,總會疑問:吃得下那麼雜?焚化得了那麼多?
吃,不過偶爾消遣,中心只是活命,而活命很簡單;兩碗白飯三五青菜兩滴豉油一磚腐乳即夠。當然,吃對不少人算來是心理發洩及平衡,也有一部份是生意,是身份定位。
新城財經台同事鄧威信在上週投資及生活的講座邀我講講旅行及生活習慣心得,因由錯認在下喜朋友聚會,以為逢吃逢出門必然呼朋喚友大棚人。當然錯,旅行99%選獨遊。平均一週至多三次可容忍與人共吃。最上心:湯麪加XO醬加辣椒,九龍醬園精采豉油拌白飯也喜三成熟流黃蛋或香草意大利麪條。
美景相伴記憶常新的吃食經驗?一在京都,一在意大利Portofino,一在威尼斯,一在巴黎,一在耶路撒冷;香港當然有Aqua、麗晶、舊淺水灣酒店、石澳黑羊、南灣小canteen……然而都不及耶路撒冷舊時現代藝術館進餐的思憶。
李碧華寫鷹嘴雞心豆泥,標準中東前食,一般簡稱hummus。全名hummusbitahini,以chickpea豆、橄欖油、檸檬汁,還有重要的芝麻醬(Tahina)混成,油滑無與倫比共babaghannouj(茄子醬)及laban(酸奶)三大滑醬,塗在Peta麪包吃食每天不缺,民間老友。
昔時舊友藝術學院學生,從軍隊退伍,拿着微薄糧餉跟我一樣窮,入夜從橄欖山賞日落下山到可俯瞰耶路撒冷舊城的藝術中心飯堂,買一碗湯連麪包及沙拉,加一份鷹嘴雞心豆泥,半沙漠清朗星空底下望聖城萬家燈火,印象彌新永不磨損。你看,吃盡美輪美奐不及清貧歲月一口hummus送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