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菌難對付 公院感染率15%

惡菌難對付 公院感染率15%

【本報訊】公立醫院惡菌嚇怕病人。衞生防護中心一項調查發現,去年病人在公院內感染比率為3.2%,與07年的4%接近,但受感染病人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比率,由07年的26.6%增至去年29%,反映惡菌越來越難應付。專家促請當局檢討公院防控措施。
調查去年7月至9月訪問37間公院共超過2萬名病人,其中3千多人出現感染,主要為肺炎、尿道及手術傷口感染。病人整體感染率為15%,與07年同類調查15.2%接近。病人入院兩日或以後才出現感染;兩日內由另一間公院轉介並開始有感染的病人,均列為院內感染。
今次15%整體感染率中,3.2%為院內感染,其餘為社區感染個案。院內感染以24小時急症醫院的感染率最高。受感染病人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比率,由07年的26.6%增至去年29%,反映惡菌越來越難應付。

專家料與擠逼有關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調查結果只屬冰山一角,市民又無法掌握何謂感染率,促請當局公開每年多少人在院內中招;多少人死亡和涉及甚麼惡菌。至於近年感染情況無改善,他估計與病房擠逼或醫護人手不足有關,促請當局檢討。
中心上月另接獲48宗社區性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CA-MRSA)個案,令今年首7個月個案多達342宗,比過往同期高。全部人出現皮膚或軟組織感染,包括仁濟醫院一名44歲男護士及葵涌醫院一名45歲健康服務女助理,兩人已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