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海外交易所也曾出現黑客入侵事件,港交所今年斥資7.5億元在將軍澳籌建新一代數據中心時,曾強調有預防措施保障網絡和系統安全,但中心尚未啟用,其網站已遭黑客光顧。
東京故障賠9億港元
今年2月,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承認,其中一個讓上市公司透過互聯網儲存及分享資訊的應用程式DirectorsDesk,去年有多次被黑客入侵的紀錄,司法部及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網絡罪行科有介入調查。消息指有證據顯示,黑客來源是俄羅斯,但入侵者有可能是利用俄羅斯的電腦作為工具,以掩飾真正身份,不排除是為了取得非法金融利益或盜取商業秘密。
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亦於今年2月26日遭惡意程式侵襲,消息指該惡意程式藉廣告網絡滲透到倫交所網站,被多個瀏覽器察覺,因此一度封鎖倫交所網站。其實事發前一天(2月25日),倫交所交易系統更出現嚴重故障,令開市時間要延遲四個多小時。
日本方面,東京證券交易所05年爆出連串故障事件,當年年底因一次技術故障出現落錯盤問題,事後要向瑞穗證券公司賠償1.15億美元(約9億港元)。痛定思痛,東京交易所去年1月採用新的交易系統,可迅速處理規模較小和突如其來數量大增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