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水銀污染三款藥

砒霜水銀污染三款藥

【本報訊】衞生署公佈三款由內地生產的中成藥,分別受重金屬砷(即砒霜)或汞(即水銀)污染致嚴重超標,需大規模回收,涉及超過2.8萬件藥物。專家警告人體長期過量攝取砷或汞,嚴重可損害神經系統,增加死亡風險。
受污染產品包括「鹿參牌速效喉痛清」(註冊編號:HKP-01694、批號為100601)、「中聯鼻炎片」(註冊編號:HKP-00241、批號為48911004),及「宜利鼻敏感丸」(註冊編號:HKP-13005、批號為1495)。署方市場監測驗出上述三款產品受重金屬嚴重污染,其中速效喉痛清的砷水平,為標準限量的17.5倍。鼻炎片及鼻敏感丸的汞含量,分別為標準限量的3.4及2.7倍。

《三款受重金屬污染中成藥》
批發商:豐華(香港)公司
查詢熱線:28582901
汞為標準限量的3.4倍,回收2,500樽

《三款受重金屬污染中成藥》
批發商:宜利天然保健品有限公司
查詢熱線:26015715
汞為標準限量的2.7倍,回收21,300樽

資料來源:衞生署

回收逾2.8萬件

三款回收的產品合共逾2.8萬件,由三間本地持牌中成藥批發商批發,調查顯示,星群貿易公司為速效喉痛清作外包裝工序,宜利天然保健品有限公司則為鼻敏感丸作內包裝及外包裝兩項工序,鼻炎片則為原裝銷售。故署方估計,產品入口後受污染機會很微,個案已轉介內地的藥監當局跟進。市民如服用上述產品後感不適,應盡快求醫。該署暫未收到市民服藥後不適報告。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指出,中成藥受重金屬污染,估計與藥材提煉過程或所種植的泥土或水源受污染有關,其中人體攝取過量砷,可致皮膚變白、腹瀉、心律不正,嚴重可致血液循環衰竭。至於長期吸收過量汞,可影響人體視力、聽覺及語言能力,嚴重亦可影響神經系統。他說:「長期食含有砷或汞嘅藥物,令身體慢慢積聚毒素,可增加死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