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純利跌15% 不談定單只講前景利豐夠樂觀今年勝舊年

中期純利跌15% 不談定單只講前景
利豐夠樂觀今年勝舊年

【本報訊】已明言首半年業績將表現欠佳的利豐(494),昨公佈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純利約2.36億美元(下同),跌15.11%,折合約18.41億港元,略優於預期,主因是成本上升,派中期息19港仙。副主席馮國綸罕有地不評論定單表現,只表示全年業績一定優於去年。 記者:陳健文

馮國綸說:「歐美市場雖然都唔樂觀,但係我哋今年會着重自身增長,從競爭對手手上搶市場佔有率,上半年營業額可以有成逾30%增長,就係反映利豐嘅自身增長……成年嚟睇集團業績應該會唔錯,一定可以好過舊年。」

收購攤銷費倍升

利豐中期營業額約87.98億元,升32.5%,每股盈利2.92仙。與此同時由於要將新購業務經營成本入賬,經營成本大增74.06%,至9.73億元,是導致純利與核心經營溢利倒退的主因。近期令市場非常關注、因收購需作出的攤銷費用則升100%至2200萬元。
以往通常會在中期業績披露手頭定單情況的馮國綸,昨一反常態沒有評論定單表現。利豐總裁及行政總裁樂裕民補充,預料要到9月時才可對今年定單情況有一個較準確的掌握,強調外圍情況雖然疲弱,但目前情況與爆發金融海嘯的08年並不相同。
有關成本問題,樂裕民指集團將會用兩年時間重整成本架構,大部份工作將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馮國綸表示,於收購利和經銷後,利豐總員工人數增數千人至到約2.7萬人,預期會將部份位於美國職位遷往較靠近生產地的地區,如中國及香港等,惟沒有披露受影響的人數。
對於要在2013年將核心經營溢利最少增至15億元的3年計劃目標,馮國綸指今年只是3年計劃的第一年,仍然有信心可以達標,集團從來沒有更改目標的習慣,強調於3年計劃上是「沒有PlanB」的,集團亦會考慮於上海國際板上市。

證券界憂難削成本

據有參與利豐業績投資者會議的分析員指,並不認同利豐管理層指經營成本上升是一次性問題,因貿易公司是以人為本的生意,除非可以大刀闊斧地削減人手。他說:「歐洲同美國出咗名好難炒人,我就真係唔係咁信利豐可以好容易咁裁人囉。」
一名外資基金經理亦特別指出,利豐並沒有就下半年展望給予太多評論,明顯地反映管理層亦看不透前景,特別是定單情況。他估計,有部份較樂觀的證券行需下調利豐盈利預測,尤其是在目前歐洲經濟前景未明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