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才來說哈利波特電影最後一集好像有點遲,電影上映已超過一個月,大概再過不久就會讓路予其他暑期大片。這麼晚才說哈利波特是因為看這齣電影的長期鐵腳──兒子早已在上映的頭幾天跟同學看了,他不打算看第二次,自己看的動力又不足。拖着拖着,到前幾天才總算看了結局篇,可以好好跟哈利波特小說、電影告別。
哈利波特是陪伴兒子成長的故事。第一集故事出版時他剛進小學,還不能自己看懂那些古怪的字詞如麻瓜(Muggle)、魁地奇(Quidditch),只能每個晚上聽媽媽說故事,說到精采處還不願睡覺。過不了多久覺得聽書進度太慢,索性自家拿起書本看。
到推出第一齣哈利波特電影,兒子更是興奮,早早要我們訂票看,還約同鄰家的孩子一起看。大家看着充滿童真的哈利、榮恩、妙麗坐蒸氣火車到霍格華茲歷險,第一次看到那些可以動的報紙(比蘋果動新聞早十年),看到可以自己跳走的朱古力蛙……。同看的每一個小孩都看得目定口呆,散場的時候久久還不願離座,硬要看完字幕聽完音樂才回到現實世界。夢般的電影看一次當然不夠,最終我們看了五次!
到後來,每一集新書兒子都二話不說搶購,第一時間把它們讀完,甚至跟朋友比賽誰看的最快。某一回到蘇格蘭旅行,還特地坐一次電影中的蒸氣火車經過那條拱橋。火車上當然沒有朱古力蛙或鼻涕味的豆出售,可經過時兒子還是興奮不已,拚命拍照。
小說中的哈利一集一集長大,兒子也從小學升上中學。當然不再像小時候那樣沉迷於魔法世界,但還是不離不棄,追隨哈利的腳步,直至他打敗佛地魔為止。終於,小說看完了,最後一集電影看完了,兒子下個月要進大學了。隨着電影打出字幕,響起主題音樂,我伴看「哈利波特」的旅程也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