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你 - 陶傑

如果沒有你 - 陶傑

舊時香港的國語電影,有一個男明星固定的氣質系列:關山、張揚、趙雷,正派忠厚,身上的西裝剪裁方正,猶是舊上海的衣工,演文藝青年、小文員,或者是「星星月亮太陽」裏即將開赴前線的國軍。
皆生得巴金「家春秋」裏的覺慧之正氣,真要叛逆,實又不敢,女主角不是林黛就是尤敏,清晨起牀,替先生沖一杯牛奶,烘一塊吐司,替他整理好領帶,打開大門,目送他走下跑馬地鳳輝台舊公寓的石階去上班。
一齣戲多是這般開頭。只是如此造型,承襲自民國汪兆銘先生的肖照,就知道接下去的情節不但沉悶,且多半悲劇收場。民國銀幕上的男主角不缺,劉瓊、舒適、藍馬、陶金,都是一張賽一張叫女人興不起壞主意憂國憂民的面孔。
到了香港,趙雷和張揚這一系,賣相總算沒有那一批那麼「進步」,因為身為演員,以前上海的地下讀書會尚未滲透這一層,他們是凱司齡烘的奶油蛋糕、老大昌泡的咖啡,也不盡粉面油頭的甜膩,還有寶大祥一件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棉襖,也蠻是踏實。
只是這樣稱職方正的老公,一本帳簿分明,雖絕不娶妾蓄妓的,卻不是浪漫的情人。所以後來受了好萊塢佛列雅士提的影響,香港國語片冒出了一個新派小生陳厚,擠眉弄眼的一看就知道對女人不老實,居然也聖約翰大學畢業,一身也筆挺的西裝,走下舞池,手臂一伸,鞋跟子踢踢撻,變身一尾活鯉,在喇叭聲裏,誘得台上手持一雙沙槌子搖晃晃的葛蘭目泛迷花。
再下來就是台灣的秦祥林和岳陽這一支了。這樣說,您就懂得我的意思。中國男人在銀幕上,一襲青衫,從清末走過來,從沒真正的成熟過,雖壞不起來,君子儒雅卻是曇花一現,直到香港的周潤發梁朝偉取而代之。
Andtherestishistory,但那個年代的男子,像沒長大的孩子,頭擱在客廳沙發上穿旗袍的女友膝上靜靜的睡着,一隻留聲機沙啞地唱:「如果沒有你,日子怎麼過?我的心也碎,我的事也不能做……」日午的陽光透過百葉窗,一隻大花貓在茶几的萬年青畔,瞇縫着眼睛,也入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