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普爾」原名會是Poor?「標準普爾」即是「標準窮人」?改名都要改個這樣曖昧的名字,安的是甚麼心?你既是基層貧苦大眾,幹嗎要霸佔銀行區居高臨下,指手劃腳?憑甚麼隨便魔棒一揮,就呼風喚雨、天下大亂?
為何「穆迪」原名又會是Moody?情緒化?鬧情緒?喜怒無常?鬱鬱不樂?那麼你應該一個人獨坐酒吧澆愁去。聽聽「憂鬱的星期天」然後跟隨一眾儍瓜自尋短見。幹嗎哀哀愁愁扮權威,玩弄天下於掌間?
就因為你深明群眾需要暗示?特別是負面的符號?或者群眾需要圖騰?祭司?指揮?迷魂?只要有個人有足夠的自信,爬上高地振臂一呼,全世界就會被你催眠,不由自主你叫他往東他就往東?你叫他去西他就去西?
我最懊惱,是我們在太平洋這一邊,都隔着一重「音譯」的護衣(是保護你,魔術師,不是保護我):哦,「普爾」,文雅好名字,還有距離的迷思,順理因此,你說升就升,你說降就降,你說一就一,你說二就二……但是在太平洋你們那一邊,根本Poor就是Poor,Moody就是Moody,毫無遮掩,無需圖窮都會匕現,為何群眾仍然會好像日本愚民迷上醜男麻原彰晃,祭司吩咐去東京車站放沙林毒氣就大放毒氣,毒死大批日本自己人?又像美國「茶黨」迷戀靚婦佩琳,反奧巴馬就反奧巴馬,也不反省一下美國那個爛攤子,是誰遺留下來的?
要害人,樣靚樣醜,都請首先改個好名字。你看美國「房地美」FreddieMac,「房利美」FannieMae,血腥滿手,哈哈,芬妮與弗狄,早早拍拖,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