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港女看的書

給港女看的書

港女,一個庸俗和集合多種缺點於一身的女性代名詞,任何一個女生聽到都會立即神經繃緊,大聲否認之餘可能又暗自心虛;剩女就更是一個詛咒,一個禁忌,對號入座者自會心裏發毛。想要解藥?女性主義幫到你!女性主義絕不是追求表面的男女平等,而是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環境中,將不平等點出來,刺激人去反省,令社會變得更美好。

記者:周伽然
攝影:陳盛臣

無論看香港先生或看o靚模,香港人大都是以一種「睇肉」、刺激性幻想的角度出發,得個諗字,真正的性需要反而被忽視。

港女是如何練成的

港女只懂講吃喝玩樂、減肥和名牌,給人感覺膚淺又無知,但這竟然是女性被歧視的結果?「在男性主導的社會,女性的話語權很狹窄。在打扮,即如何可以最有效地顯現美態這課題上,因為符合被男性『看』的角色,她們就享有很大自由度去高談闊論,因為這是被認為合乎身份的話題,甚至一個小女孩若開始懂談及衣着打扮,會被視為成熟的表現,因為她開始投入社會賦與她的角色。相反,其他議題例如打機,足球等,即使一個女生如何投入和有見地,她的意見也會被男人輕視,當然就不能參與討論更大的事了。」書店店主之一Ann(安安)說。
即使被限制了話語權,為甚麼女人不會自行突破以至反叛,去說自己愛說的話、做自己愛做的事呢?那就關係到教育和傳統中國思想的問題,在信奉父權和權威的傳統思想下,孩子從小就不准「駁嘴」,老師和父母這些權威人士也不容質疑,「即使我們念的是國際學校,還是有這個情況。在香港,孩子就是被教導要聽話。」另一位店主、Ann的姐姐Bing(平平)說。「其實全世界都將女性和人體商品化,廣告就用一種易於明白的語言去刺激女性的慾望和為女性定型,不過在香港的文化背景下,女性的抵抗力就特別薄弱。」在父母、老師教導和品牌廣告的攻勢下,女生們就乖乖地當上精於打扮、只怕肥肉、等待男人這種角色,結果反被男人指為港女,多不值得!既然如此,女性主義者會告訴你,何不省下打扮的心思和錢,做其他真正有價值和喜歡的事?

■Ann(左)和Bing認為自己不是女性主義專家,只希望做一道橋樑,讓社會大眾更認識這個課題。

剩女就是失敗?

港女迷思總算可以擊破,剩女又怎樣?剩女不是新產物,老姑婆、賣剩蔗等古典俚語,還不都是對獨身的恐懼?錯!「你何曾聽過『剩男』?女人獨身,就有一種『沒有被男人選上、沒有價值』的標籤,女性的價值為甚麼建立在男性的選擇上?這絕對是對女性的歧視!」Bing說。這又是看與被看的問題,女性在「被看」這個角色上做得不好,沒有「被看上」就是失敗,但認真地反思時,就會覺得這很可笑。男人假如事業有成,找不到一個合意的女人,提早退休後拿着大筆錢環遊世界,人們會羨慕地說真瀟灑,若主角換成一個女人呢?很有可能仍會被嘲為剩女或老姑婆,這不是不公平是甚麼?「對我們來說,父母在我們仍小的時候離婚,令我一早已反思是否值得投放太多心力在婚姻上。我們親眼目睹母親在失婚後所受到的歧視,因為失婚,就被外人懷疑她管教孩子的能力,以至誠信!而在失婚的情況下,女性受到的壓力仍比男性大。這種對女性的歧視就發生在身邊,因此特別真切,因此也引起了我們對女性議題的興趣。」Bing說。事實上女性不一定要結婚才能獲得美好而充實的人生,她們推介了MariaSibyllaMerian的傳記,這個十七世紀的德國女人原本只是個對大自然好奇的畫畫導師,在三十多歲丈夫離開她後,就越來越全心投入在植物和昆蟲研究上,最後走上研究道路,更老遠跑到南美洲的蘇里南,花上畢生的精力去收集標本和繪製圖鑑,她畫的圖鑑到現在仍被一些生物學課本所採用。即使沒有了丈夫,她生命精采不減。

■畫家梁千樂一系列「肥妹」作品五月時在書店裏展出,以響應五月份的「世界無減肥日」。

從性幻想到失身的思考

說到女性主義,或者現在有些人會採用更中性的性別研究,當然就會說到「性」上頭去。在Bing和Ann眼中,香港人其實相當保守,他們一面以騷擾的、羞辱的角度去看性,卻不敢正視自身的需要和慾望。「例如早前的香港先生選舉,假如以一個欣賞的態度去看男性的美是沒有問題的,但節目以一個性騷擾的角度,通過觸摸等接觸令參賽者尷尬,就非常不好。不可以說參加這種比賽就要預咗,這其實是性暴力,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被侵犯也不能容忍。」Ann憤憤不平地說。無論看香港先生,或者看o靚模,都是以一種「睇肉」、刺激性幻想的角度出發,但得個諗字,很多人其實不敢參與,真正的性需要被忽視,「我們只承認男性、健全、有錢和有婚姻的人可以享受性,但任何人在非暴力、小心考慮懷孕的可能和保護自己免受性病侵害的情況下,其實也應該可以自由享受性生活。」不少人的性權利被社會否定,而女性的情況只有更差,「為甚麼會有失身這個概念?這是認為『貞操』具有某種價值,失去了,這個女孩的價值就低了。但性行為其實會令女孩更了解自己身體的功能,也能帶來一個享受的體驗,為甚麼不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看?」Ann解釋說。

■MariaSibyllaMerian的傳記《Chrysalis》$459

■由女性主義畫家劉莉莉創作的繪本《lily的女性塗鴉牆》是易看易懂的女性主義入門書。$100

■有公路電影也有公路小說,《girldrive》講述一個駕車橫跨美國的女生,看國人如何接受或拒絕女性主義。$270

■Bing和Ann認為看香港先生選舉,如以欣賞態度去看男性美沒問題,但節目卻以一個性騷擾的角度,通過觸摸等接觸令參賽者尷尬。

《GenderOutlaws,theNextGeneration》$221

這本漫畫以淺白的角度,講述在不同的性別和身份之上,人應如何面對例如工作場地或宗教場合等不同環境。

《TheGoodVibrationGuidetoSex》$20/小時(限店內租閱)

這本是性的工具書,由如何使用安全套,至性玩具的物料分析,不讀不知,原來有些無良商人用的物料有毒性,並不適合塞入身體的。

不只是書店

開書店,尤其這種冷門書店,可以預期難以賺錢,為甚麼還要開?「主流書店賣給女性看的書不是化妝煮食,就是愛情小說,我們一直希望開書店賣我們想看的書,讓女性有更多選擇。我們選的書包括小說和非小說,不少主角是女生,她們有各式各樣的故事,但都不是要被照顧或等待愛情的,希望讀者讀了後,也可豐富自己的故事和人生。」Bing說。籌備三年,至今開了四個月,書店已有固定捧場客。除了賣書,更定期舉辦活動,如免費入場的電影放映會,希望通過討論能刺激讀者思考更多。「八月份有《節外生枝》放映會,《節外生枝》是謝安琪一首講述未婚懷孕心情的歌,而活動將是分四天播放四套電影,探討女性與生殖的關係,例如未婚懷孕和墮胎等。」她們更打算舉辦一場另類書展,「我們想用另類和非主流傳媒的角度,去看作者、詩人和藝術家自己出版的書籍。」

a.牆上有很多畫作,這是鐘美千惠曾在牛棚藝術村展出的作品《性別與我》。

b.店主熱愛音樂,這兩本是較罕見以文化角度出發的樂評。《OutoftheVinylDeeps》$260和《Audiotopia》$250

c.書店面積雖小,但是一個令人放鬆的空間,不少讀者在此打書釘。

書店:ConsidertheTrouble 
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9號1309室
facebook:ConsidertheTrouble.book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