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今日的股市專欄中用得最多的詞語就是「過山車」,昨日的市況其實正正反映投資者的心理狀況,持續的跌勢已令投資者成為驚弓之鳥,但心理上又相信此水平隨時會出現反彈。故此,昨日下午當見到市況回升之時便一窩蜂去追,但臨尾又驚持倉過夜會被殺倉,於是就形成了單日頗大的波動。
其實到了現階段,短線的方向已難作預測,一切都靠感覺,要短炒就一定要貼市,皆因變數實在太多。
從近日的成交反映,確是有基金正在套現,由於歐債及美債被降評級事關重大,很多對冲基金經理經歷過金融海嘯信貸危機之苦,加上又到了基金贖回的期限,自然會盡量套現為先。
避險貨幣輪流急跌
在此等市況,手中滿是蟹貨自然是頗為被動,現時的關鍵不在於能否準確估計得到何時見底,而是要怎樣分配注碼及增加現金水平。
大家要明白一點,若然熊市真的要來,手持足夠現金是極為重要,最緊要是要接受現實,明白到投資環境越來越不穩定,切忌瞓身落注。
其實近日不但股市波動,環球金融市場也有不尋常的狀況。首先,早前主要是避險貨幣的澳元、紐元急跌,到昨日澳元更跌穿1算;接着就輪到瑞郎,然後就是油價。這究竟是套現壓力帶來的結果,還是資金開始從避險市場回流?筆者相信是前者居多。
因為黃金仍續創新高,意味着避險情緒仍未完結。但有一點亦要留意,在金融海嘯發生之時,最終金價也難逃一跌,跌幅也頗為驚人。
港股要見底,一定要等套現的沽盤完結,又或者歐美諸國能推出有效的政策以紓緩市場恐慌的情緒。QE3或許是其中一個方法,但效果仍要視乎市場的信心而定。
沈振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