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作為美國最大債主,中國最高領導層終開腔,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不點名要求美國應採取負責任的財政貨幣政策。不過,內地面對通脹與國際金融市場大動盪,其收緊的貨幣政策正面臨轉調考驗。 記者:周燕芬
中國國務院昨召開常務會議,會上提到國際社會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協調,而中國會繼續採取綜合措施,提高政策針對性、靈活性,以維護中國經濟和金融安全。
李稻葵:美快推QE3
面對當前國際金融市場出現急劇動盪,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上升。會議表示要冷靜觀察,沉着應對,做好防範風險的準備。
會議措詞較美國剛被標普下調其長債評級當日,新華社力轟美國評級的文章來得溫和。常務會議重申中方支持有關各方為金融穩定和經濟增長所做的努力,支持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關於穩定金融市場的聲明,要求有關各國切實採取負責任的財政、貨幣政策,減少財政赤字,妥善處理債務問題,保持市場投資安全和穩定運行,維護全球投資者信心。國際社會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協調,推動實現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不過,美國大有機會再印銀紙。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表示,美國可能很快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QE3),美國經濟雙底衰退的可能性不大。不過,他又指標普降美國評級在情理之中,因美國政治因素會反覆導致債限和預算危機,國債償還能力淪為犧牲品,不少投資機構定會被迫拋售美國長債,導致金融動盪。
會議又稱,今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繼續良好,宏觀調控的積極效應逐步顯現,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價格調控總體有效,結構調整積極推進。
人行加大正回購操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表示,基於通脹仍處高位,中央的宏觀政策適度從緊基調會得以堅持但不會加碼,下調準備金率及減息等放鬆操作目前還不太可能,財政政策在促進投資和調結構方面會發揮積極作用。
人行昨進行830億人民幣的正回購操作,就是一個「鬆」的訊號。分析師指,利率持平反映短期內加息機會很少,而加大正回購的操作量,反映央行短期內採取公開市場回籠資金的溫和方式,謹慎使用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