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去世後,我母親說,「尚幸,他這一輩子都不曾好好對我,所以我還能繼續我以後的生活。如果他在生時對我稍好一些,那我現在一定沒法子再活下去了。」人生的得與失,果真是一對雙生兒。一個女人,一生不曾享受過婚戀的幸福,這明明是生命中最大的遺憾和缺失,到了死別的時候,這種遺憾和缺失反而彌補了喪夫之痛。
老友深有感觸,他說,得到一百分的快樂,失去時,承受的是一百分的痛楚;得到十分的快樂,失去時,承受的是十分的痛楚;若從無得到的快樂,大概不必承受失去的痛楚。
沒有得,也就無所謂失。像生活在極權統治下的北韓人,從未呼吸過自由的空氣,無從設想世界上別的地方別的人別樣的生活方式,所以才會宣稱:「我們最幸福。」
可是,若有選擇,誰想要這種無所謂得也無所謂失,無所謂快樂也無所謂痛楚的人生?那不是一切澄明之後的返璞歸真,只是蒼白和麻木。我寧願承受失去之後一百分的痛楚,而享受全身心投入愛一個人的極樂。
某年我去香格里拉,第一天有輕微的高山反應,耳膜鼓脹,低頭能看到胸口的衣襟不規則震顫,那是心臟在激烈彈跳。這反應跟我遇上某一個人的時候一模一樣。曾經這樣愛過一個人,大約注定了失去之後會聽到心臟滴血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