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普爾在上星期五美國股市收市後宣佈將美國主權評級由AAA降至AA+,昨日亞太區首當其衝,全面下跌,不過,真正的考驗得等到昨晚美股開市後才可見真章,亞太區的大戶散戶都只是在猜測美股將如何走,昨日,恒指跌至20044點後開始反彈,2萬點暫時守住,這已經比去年5月份強。
去年5月份,市場擔心美國雙底衰退,恒指跌破19000點,更意想不到的是恒指成份股中竟然還有5隻股逆市上升,華創(291)與友邦(1299)升幅近2%,實在難得,一些在近一段日子一升再升的澳門賭業股及珠寶零售股,也逆市造好,這說明恐慌程度並不很大,相信不少投資者都相信美國聯邦儲備局不可能坐視不理,一定會推出QE3救市,因此決定入市博一博。
除了美國國債被降級之外,歐豬五國國債問題也同樣令人擔心,不過,歐洲央行也已開了會,決定出手相助,印鈔票來買歐豬五國的國債。
收緊銀根否陷兩難
上星期五,港股狂跌,內地股市表現得比港股好,但是,昨日內地股市的表現就比港股差,昨日,恒指收市時下跌2.17%,而滬綜指跌3.79%,上海B股跌幅更達6.12%。
內地股民擔心甚麼?擔心美國經濟衰退,出口有問題?或者,擔心美國會推出QE3救市,而QE3會導致中央政府進一步收緊銀根?過去大半年,中央收緊銀根的步伐的確是在QE2推出之後,因為QE2會導致大量熱錢由美國流入內地,推動通脹。
今日,全世界最難處理的經濟問題就在中國。歐洲、美國面對的問題比較單一,那就是錢不夠花,錢不夠花可以印鈔票來花,國債沒人買可以印鈔票來買,但是,中國的問題更複雜,收緊銀根怕經濟硬着陸,不收緊則怕通脹。
曾淵滄
作者為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