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報告揭露造價或多208億

滙豐報告揭露
造價或多208億

【本報訊】機管局提出興建第三條跑道,在造價上一直引起不少爭議,為今次規劃藍圖作財務顧問的滙豐,其顧問研究報告列出五大風險,若有關風險出現,將可能令建造費提高208億元,增幅15.3%,令總成本高達1,570億元。

材料成本增加

滙豐在報告列出的五大不確定的風險因素包括:高水平的設計、土地開拓、環境評估批准、建造工程初步報價,以及若干風險未有計算相關成本。從高水平的設計風險方面,該行指出,由於初步及詳細設計仍未進行,現有成本估算只建基於規劃發展藍圖,故設計成本可能未完全反映;土地開拓成本方面,相關成本佔項目總成本比例較大,而大部份土地開拓工程對技術要求高之餘,並未廣泛使用,可能會令成本增加。
再者,項目尚未獲環評批准,環評所開出的任何條件均可能令材料成本增加。此外,有關工程報價的估算,主要建基於過去價格,有關價格有可能被低估。基於上述多項風險,滙豐於報告內更建議,應按原預計的資本開支增加20%,作為壓力測試的標準。
滙豐利用原預計的資本開支上調20%作估算,結果按2010年物價計算,第三條跑道的造價將達1,000億元,若經調整後的名義價格將達1,570億元,較機管局原來公佈的1,362億元高出208億元。屆時機管局於建造第三條跑道的資金缺口將達1,310億元。
除上述多個風險外,滙豐亦特別提到項目長建築期的成本風險,其中招標指數偏高,將帶來更大的資金缺口,故該行建議,將招標價格指數的年增長率訂為1%作測試估算,研究結果顯示,機管局在這情況下,資金缺口為眾多情況之中最大,達到1,330億元。

內部回報率僅3%

機管局早前一直避談項目回報率,滙豐的分析則認為,第三條跑道的內部回報率僅3%,而項目淨現值則為負430億元;至於擴建現有兩條跑道的方案,有關內部回報率則為6%,其淨現值為負40億元。
總括而言,滙豐認為,兩個方案均不具商業回報,其中擴建兩條跑道,預計會為機管局帶來約250億元資金缺口;至於興建第三條跑道,資金缺口則為1,12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