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三名菲傭爭取居港權的司法覆核案件裁決將對香港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由本港多個外傭組織組成的「亞洲移居人士聯盟」(AsianMigrants'CoordinatingBody),約30名代表昨於中環遮打道行人專用區發表聲明,批評政府有心誇大有資格獲取居港權的外傭數目,引起社會恐慌,直言是港府繼最低工資後,再次在外傭身上施加歧視政策。
記者:蔡建豪
約30名穿上紅衣的外傭昨於遮打道集會,手持「我們是工人,我們不是奴隸」及「給所有在香港的人公平權利」等抗議橫額,聲援亞洲移居人士聯盟表達外傭對居港權的立場。聯盟發言人EniLestari指出,繼早前外傭被剔出最低工資法例保障後,政府在外傭爭取居港權一事上,再一次顯示歧視外傭及剝奪外傭人權的不公平政策,罔顧《基本法》容許外傭申請居港,以及國際間維護外地移民人權的協定。
自認12萬外傭擁居權
外傭司法覆核一旦勝訴,最終擁有居港權的外傭人數受到關注。Lestari估計,若外傭勝訴,擁居港權資格的將有12萬名外傭,但政府及部份政客不斷發放將有大量外傭及其家屬湧港的消息,甚至有指外傭及其直系親屬到港居留的人數將高達100萬人,她批評這是誤導及製造公眾恐慌,破壞香港國際大都會的形象。
官司本月下旬才正式開審,聯盟目前有兩方面憂慮,其一是港府尋求北京釋法,影響香港法治獨立,非聯盟願見。另一方面,若外傭勝訴,她們擔心政府在僱傭合約政策上制訂更多關卡,如限制外傭續約的次數,以減低她們符合居港7年門檻的機會。聯盟表示會密切監視居港權司法覆核聆訊過程,正籌備稍後發起大遊行,爭取外傭應有權利。
港百物騰貴不會長住
外傭爭取居港權與日後是否留港定居,以及會否放棄外傭職位轉投本地勞動市場,不一定劃上等號。來港工作16年的尼泊爾傭工May能操一口流利廣東話,她直言來港為工作,除傭工外,短期未有考慮找其他工作,「冇理由我做到曾蔭權個位,都係做傭工。」
她表示,本港百物騰貴,擁有居港權也不會留港長住,最終仍是傾向回家鄉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