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今年最熱鐵皮屋如蒸籠兒子熱到「扭計」 要回鄉避暑

35℃今年最熱鐵皮屋如蒸籠
兒子熱到「扭計」 要回鄉避暑

【本報訊】立秋前夕,熱浪逼人,天文台昨午錄得今年最高氣溫達攝氏35度。但高處未算高,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上月底調查發現,深水埗一間天台鐵皮屋日間錄得攝氏41度的高溫,較室外高9度,住戶猶如置身人肉蒸籠,慘過焗桑拿。為逃避高溫,有板間房居民索性外出避暑,到商場嘆冷氣;有小朋友則經常打開雪櫃,尋求短暫的凉快。
記者:譚靜雯 潘柏林 盧文烈

天文台昨晨11時半發出酷熱天氣警告,下午一度錄得35度,是今年以來最高紀錄,九龍城、觀塘及大埔最高超過35度,上水一度升至36.5度。酷熱天氣下,不少市民到圖書館、政府室內體育場館享受免費冷氣,昨日又適逢是全民運動日,政府免費開放體育設施,多個冰池逼爆,不少市民黃昏後入場,「屋企嘆完冷氣,太陽收晒先出嚟游水」。

天台屋居民陳女士指室溫近40度,酷熱難忍。

比室外氣溫高9度

戶外熱到爆炸,籠屋及板間房居民更加水深火熱。社區組織協會上月底在深水埗、大角嘴及土瓜灣等八區的籠屋、板間房及天台屋量度溫度。調查期間,天文台錄得市區氣溫26至33度,但板間房及籠屋的日間室內最高氣溫達32至41度,其中一間深水深天台鐵皮屋,日間室溫最高41度,較室外高9度,晚間室溫也達35度。
陳先生與11歲兒子在這間位於北河街的熱爆鐵皮屋居住,陳生說今年夏天特別熱,天台屋西斜,每天下午2時至5時最熱,「熱到成身濕晒,不停咁流汗,熱到個人好、暈陀陀」。冷氣費昂貴,他每天下午會到附近商場避暑,晚上除開冷氣,還要開兩台風扇才能入睡。
陳先生說,兒子難忍高溫,暑假期間已返回內地與親戚同住,「個仔成人扭計話好熱」。記者昨隨陳先生到其鐵皮屋,走完七層樓已汗流浹背。現場所見,天台被陽光直射,量度室外氣溫也高達37度,記者需不斷拭汗喝水。

陳先生居於深水埗天台鐵皮屋,屋內氣溫高達攝氏41度。黎樹雄攝

曾飲水飲到「想嘔」

社協訪問了52名板間房及籠屋居民,七成稱下午會到商場及圖書館避暑,半數一日冲幾次凉,三成打地鋪睡覺。調查發現,住戶在暑假期間的電費及水費較平日高51%及46%,有受訪者電費較平時高兩倍,水費多1.8倍。
陳女士一家四口住深水埗天台板間房八年,夏天每月電費1,000元,租金也只是1,500元。另一板間房居民楊女士則抱怨「熱到瞓唔着」,兒子經常「匿喺雪櫃,搞到雪櫃都壞埋」。另一住戶周先生則飲水降溫,「但試過飲到想嘔」,有鄰居曾被焗暈,「住咗成個星期醫院」。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建議政府為10萬籠屋及板間房居民提供暑期水電費補貼,每戶每月500元。

陽光直曬地面,加上風弱,致天氣酷熱。司徒世華攝

基層10大避暑方法

‧不回家,外出避暑
‧一日冲幾次涼
‧到市政大樓或商場嘆冷氣
‧在家中瞓地下
‧不斷飲水
‧狂食冰塊
‧晚上瞓街
‧用濕毛巾包頭
‧小朋友用雪櫃「冷氣」消暑
‧小朋友會浸在水缸內
資料來源:社區組織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