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股價累跌46%的利豐(494),將在本周四公佈中期業績,證券界估計,利豐中期純利將倒退23%至31%,主因經營成本上升及需為收購作攤銷,是過去17年來第3次盈利倒退。基金經理擔心,「低成本、高增長」的「好日子」經已過去。
記者:陳健文
「自身增長再加收購嘅經營模式,無錯,喺過去10年確係為利豐帶嚟唔錯增長,但呢個情況喺中國由出口國開始變為入口國後產生咗變化,多年嚟東征西討增加嘅成本亦要解決……最重要係,同10年前比,家投資界好似開始對利豐經營模式有保留。」一外資基金經理說。
高盛估全年盈利增
估計利豐中期純利倒退逾30%的花旗表示,利豐上半年盈利倒退,主要是反映如收購利和經銷後所增加的經營成本,及今年起上半年盈利佔全年比重由以往40%降至30%的影響,惟全年計料仍可錄得增長。基於成本上漲,該行早前將利豐2011至12年盈利預測下調了13%及14%。
花旗相信,作為利豐3大業務中最主要的採購業務(2010年時佔總營業額約86%)收入,上半年將可續錄得雙位數字增長,部份原因為期內平均價格上調;物流及分銷業務將受惠新收購而錄得顯著增長;歐美私人品牌業務料可扭虧為盈。
給予利豐「購入」投資評級的德銀則認為,雖然預期利豐上半年核心盈利、即採購業務盈利將錄得15%倒退,惟經過6月舉行的投資者策略日後,對集團能達到該行全年盈利預測目標充滿信心(預測升25.81%至53.82億元)。
今年經營成本壓力大
德銀更特別指出,利豐需要在今年(即是3年計劃的首年)開展多項新業務、要將部份業務「合理化」,及棉花價格高企(料影響旗下品牌業務表現),均是導致今年上半年盈利倒退的主要原因。該行現給予利豐的目標價為20.53元。
高盛認同德銀看法,認為今年是利豐的「投資年」,同時面對龐大的經營成本壓力。該行指,雖然現時整體市場已下調利豐的盈利預測,惟估計公佈業績後,將會再有證券行調低預測。高盛料利豐全年純利增28%至約5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