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郵政署擁有過百「連鎖店」,大部份蝕本,卻不能執笠。郵政署推出搵銀計劃,改造郵局成電視廣告中心,收錢賣資訊及宣傳推廣,又計劃出租空間,供銀行設櫃員機自助服務,並協助中小企開拓內地業務,寄發直達目標客戶的宣傳信件。旺角弼街郵局正裝修,成首個大變身的郵局。
記者︰呂焯均
審計署早前抨擊郵政署郵局長期做蝕本生意,全港126間郵局,約90間入不敷支。郵政署內部檢討後,發現住宅區、公共屋邨內的郵局虧蝕最嚴重,主要是越來越少人寄信,本地郵費又低,導致本地郵件服務嚴重虧蝕,大部份使用郵局服務的市民多是繳交政府費用的長者,收費較高的空郵服務使用率卻偏低。位處商業區尖沙嘴的兩間郵局,其中加連威老道郵局也虧蝕,中間道郵局租金雖貴但賺錢,主因是較多大型空運郵件投寄。
郵政署認為,郵局是公共服務,不能只顧賺錢而關閉虧蝕郵局,故須提高郵局服務的經營效益,但業務又不能與民爭利。該署決定改造郵局成播放宣傳推廣資訊的電視廣告中心,郵局內加裝大型電子屏幕,除播放政府資訊,還收費播放其他資訊及推廣活動,特別是吸引公共機構如強積金管理局、機場管理局的政策宣傳。
弼街郵局率先改裝
郵政署又準備出租郵局空間,讓銀行裝設櫃員機等。全港首間改造郵局將是旺角弼街郵局,現正內部裝修,預計10月中以全新面貌示人,內設四部47吋大型電視屏幕。
郵政署又推出新服務,協助本港中小企推廣業務,並能賺取郵費。新服務是與中國郵政合作,中國郵政擁有一個「名址庫」,儲存內地大城市商戶及住戶名冊和地址。本港郵政署可為中小企度身訂做,按需要選出指定的內地住戶或商戶,寄出宣傳刊物。現時提供名址共有11個大城市,包括深圳、廣州、北京、上海、杭州、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