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將美國信貸評級調低至AA+,前景展望調低至負面,這一幕是投資市場最不想見,但的確出現了。早前美國國會通過提高國債方案,美股卻反而急挫,就是因為美國信貸評級降格的陰影揮之不去,如今「兌現」了,是否代表股市已反映了最差的時間,已可以反攻呢?我認為時機仍未至。
我之前已提過,美國國債本身為無風險的投資工具,且變現能力高,於金融體系內是「無敵」的抵押品,現時卻可能因應評級變動而要按倉減值,將會對金融市場帶來牽一髮動全身的後果。舉例而言,近年不少私人銀行容許企債作高按倉比例給客戶去炒其他投資工具,現在債市出現了動盪引伸的Call孖展影響,仍是未知數。
港股調整未完
由於消息是美股收市後才公佈,歐美股市反應如何仍未知,港股本身氣氛急轉直下,相信仍要尋底。今次環球股市氣氛180度轉變,大鱷明顯是全方位進攻,近月港股中的弱勢股持續遭洗倉,明顯是對冲基金配合消息的傑作,相信會借此劣勢多踩一腳。
還要留意是惠譽、穆迪仍未出手,此心理陰影隨時可成為另一個造淡的藉口。目前面對的亂局,已非基本因素可以解釋,但我不會因上周五港股急挫而改變現在仍不是熊市的觀點,但這個無奈的大調整浪,仍會困擾港股。
今次美股的大跌市,陰謀論是華府希望以投資市場的震盪為QE3鋪路,因為大家眼見QE2的失敗,已再無藉口去搞QE3,如果股市急挫,財富效應失衡,令市場有錯覺QE3以毒攻毒「合理化」。問題是,今次可能玩大了。客觀一點分析標普今次維持其「獨立意見」,國庫債券孳息可擺脫不合理的超低孳息,無疑是為債市的扭曲現象撥亂反正,但換來的結果卻是被千夫所指。
陳永陸
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