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聞「癌」色變,也許只是大家對這個本港頭號殺手不夠熟悉而已。到底有何因素激發癌細胞在人體內形成?形成的過程如何?身體上下是否每個部位都有機會患癌……這些問題我們都可逐一拆解。
人體內每個細胞都有一個正常的生命周期,由生到死,細胞會經歷不斷的分裂,最後凋亡。然而,當負責控制細胞生命周期的身體機能受某些因素影響而失衡,癌症便開始形成。嘗試以開關按鈕作為比喻,當負責控制細胞自然分裂的機能被關掉,細胞會不受控地不斷分裂,太多細胞積聚便會演變成癌症;換作負責控制細胞自然凋亡的機能被關,細胞便不會隨正常的周期凋亡,結果同樣會造成過多細胞積聚,導致患癌。
眼口陰莖都會患癌
所以,身體內只要有活細胞的部位或組織,便有機會突然出現上述失衡情況,亦即患癌;根據醫管局的統計,本港10大常見出現癌症的部位或組織包括肺、大腸、乳腺、肝、前列腺、胃、鼻咽、皮膚、淋巴和子宮,但其實嘴唇、眼睛、鼻腔或陰莖等,都有機會患癌,只是每年的發病人數分別只有數十個。不同部位的癌症,會有不同的特性,所以需要的治療也不同。
至於到底是哪些因素引發不同的部位患癌,醫學界至今也未能確定,人種、年紀和性別都有機會影響每個人患癌的機會;例如,根據流行病學觀察,癌症患者多數年過40才發病,這可能與人體隨年紀老化,控制細胞分裂功能較易失控有關,也可能因為年紀越大,人體於環境中接觸到的致癌物質越多有關。
撰文:陳凱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