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私樓租金狂升,板間房、劏房極度渴市,甚至有工廠大廈業主不惜以身試法,將單位非法改裝為劏房出租圖利。關注大角嘴工廈租客住屋權益小組透露,區內約有50幢工廠大廈,有6至7幢將單位非法改建為板間房或劏房,其中必發道一幢工廈有單位劏成46間板間房出租,每間只有約40至50呎。有業主為了逃避政府部門巡查,會預先通知租客執拾細軟「走鬼」。
必發道一幢樓齡逾50年的工廈,業主把單位劏成46間劏房出租,現場所見,通往房間的走廊狹窄,消防設備不完善,一旦發生火警,馬頭圍道火警悲劇可能重現;而每間劏房的門口只是用木板分隔,十分簡陋,租客又要共用廁所及廚房,衞生環境非常惡劣,更傳出陣陣惡臭。
要搬 租客前路茫茫
現年62歲的潘先生每月依靠綜援租金津貼約1,200元,租住工廈的劏房,他坦言,現時私樓租金昂貴,根本難以負擔,「我都知住呢度危險,衞生又差,但咁平租又唔使畀按金喺邊度搵」。不過,他近日接獲社署電話,籲他遷出該非法單位,令他感到前路茫茫,無處容身,「如果最終要搬,惟有由一個劏房搬去另一個劏房,現在只有見步行步」。
關注大角嘴工廈租客住屋權益小組促請政府盡快安置工廈板間房及劏房的租戶,增建公屋,以及放寬綜援租金津貼等。工廈單位改建為住宅,地政總署回應,若收到投訴後會巡查,如發現有違反地契條件,將要求業主修正。
社會福利署回應,曾發信勸喻居於有關單位的綜援受助人遷出,因工業大廈不適合作住宅用途,為了綜援受助人的安全着想,勸喻他們盡快遷離有潛在危險的單位,署方會為受助人提供適切支援,包括經濟援助,應付搬遷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