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差掩蓋通脹勁 市場促減準備金中央料轉調貨幣緊變鬆

外圍差掩蓋通脹勁 市場促減準備金
中央料轉調貨幣緊變鬆

【本報訊】中國將於明日公佈7月份經濟數據及通脹數字,雖然市場一般預期通脹仍然維持高企,估計約6.3%,只較6月份的6.4%輕微下降;然而外圍經濟金融市況急速惡化,市場開始預期中央會提前結束加息加存款準備金率周期,甚至有要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增加市場流動性。記者:周燕芬

有國有控股銀行高層認為,面對外圍凶險市況,中央有必要改變政策,由偏緊流動性,改為放寬流動性,減低存款準備金率。雖然通脹仍然高企,他認為現時的通脹相當部份屬於輸入型通脹,即使透過緊縮流動性亦解決不了通脹高企的問題;他建議以財政手段補貼方式,協助低下層市民面對高通脹環境。

內地出口房地產堪憂

面對美國有機會再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3)挽救經濟,若中國仍繼續收緊流動性,將會對經濟造成打擊,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仍可保八,但明年則不容樂觀。而美國新一輪量寬將令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中國要透過適度放寬流動性來紓緩人幣升值壓力。
他預期金融市場將再次波動,但可以為中國創造另一次走出去的機會,於海外市場趁低作投資併購。
面對外圍經濟惡化,德銀大中華首席經濟師馬駿表示,若美國與歐盟GDP經濟增幅下降1個百分點,中國的出口亦會下降7個百分點,因而令中國GDP增幅亦會下降1個百分點。
出口製造商、航運和碼頭業將會是受害行業,商品銅、鋁、鐵需求亦會受到打擊,中國投資者信心受挫將影響對房地產市場投資意欲;消費及公用股份則相對安全。
馬駿認為,若歐美經濟急速惡化,市場將有強烈聲音反對中央再有任何加息或加存款準備金行動,中央將提前結束其加息及調升存款準備金率周期。

德銀料出招刺激消費

隨着出口於下半年放緩至只有10%增幅,馬駿預料人民幣的升幅亦有所減慢。
由於經營環境更加困難,預料中央政府將加大對中小企的扶持力度。若再有新一輪刺激經濟措施,馬駿預料今次會以刺激消費為主,例如增加退休和失業福利,對低收入階層增加補貼,對部份消費和服務作出補貼,削減部份消費或營業稅;若增加公共投資,相信會在健康和環保方面。
瑞銀證券特約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估計,7月份的食品價格同比增長率將超過14%,而非食品價格同比增長率則將維持在3%的水準。由於通脹壓力仍然存在,不排除在9月加息25個基點的可能。
汪濤補充指,若加息確實發生,CPI又在8月後回落,這也將是年內最後一次加息,但是,年內或許還會再次上調1至2次存款準備金率。

德銀馬駿的部份言論

‧若美國與歐盟GDP經濟增幅下降1個百分點,中國的出口會下降7個百分點,因而令中國GDP增幅亦會下降1個百分點。
‧中國出口製造商、航運和碼頭業將會是受害行業,商品銅、鋁、鐵需求亦會受到打擊。
‧中國投資者信心受挫,將影響對房地產市場投資意欲。
‧若歐美經濟急速惡化,市場有強烈聲音反對中央再加存款準備金,料提前結束加息及調升存款準備金率周期。
‧隨着出口於下半年放緩至只有10%增幅,預料人民幣升幅亦有所減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