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將美國主權信貸評級由最高的AAA下調至AA+,但銀行業界人士認為仍不足以令港元與美元脫鈎。不過是次評級下調,港元續被美元弱勢拖累貶值,將會刺激本港資金流入人民幣市場,導致人民幣滙率短期繼續向上。
聯滙制度暫不會變
金管局發言人回應,是次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貸評級,屬市場預期之內,反映美國公共財政中長期所面對的壓力,特區政府一直支持行之有效的聯滙制度,並無計劃作出更改。
金管局不評論美國主權評級被下調對市場息率的潛在影響。就外滙基金有否購入美債及會否受影響,金管局則表示,一直因應評估和市場最新情況,小心審慎管理外滙基金的投資,並會繼續這樣做。因為涉及市場敏感資料,金管局不會評論外滙基金的投資策略。但美國國債仍然是主要的官方儲備資產,由各國的中央銀行和金融機構持有。
滙豐控股(005)行政總裁歐智華早前表明現階段並非檢討聯滙的合適時間。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亦認同,他昨表示,相信聯滙制度暫會維持不變。不過,他指出,美國低息環境將維持一段時間,反而會刺激港元存款流入人民幣市場。此舉除會令人民幣離岸滙率向上之餘,亦有助將人民幣推向國際化。
渣打銀行(香港)行政總裁洪丕正認為,有關降級行動在各界預料之內,但美元地位不會崩潰,美國出現雙底衰退機會亦不大,在美元替代選擇不多的前提下,財政及經濟穩健的亞洲區,不少貨幣的滙率雖已升至14、15年來新高,未來不排除仍會向上衝,「兜兜轉轉」後,國庫券亦可能成為資金最終靠泊站。
恒生銀行(011)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表示,面對弱美元及評級被降的形勢,與美元掛鈎的港元地位雖維持不變,惟市場難免會對聯滙有更多討論,並進一步將港元兌換為具升值潛力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