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AAA評級終被降低至AA+級別,本港銀行界人士都認為是意料之內,雖然短期影響難以避免,但業界普遍認為,美國經濟才是市場最大憂慮,而非美債評級。
渣打銀行(香港)行政總裁洪丕正認為,有關降級行動在各界預料之內,短期信心難免受損,特別是信貸違約掉期(CDS)及衍生工具合約將受影響,一些投資組合亦可能要重組及調整持倉,並引起市場連鎖效應,投資者會轉移貴金屬等其他避險工具。
展望下半年,美國出現雙底衰退機會不大,惟他相信投資環境肯定進一步波動,股市亦續受壓。
創就業機會 勝推QE3
恒生銀行(011)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表示,市場預期降級行動在未來12至18個月後才發生,現則遠較意料之外提早到臨,是次降級意味全球經濟衰退的憂慮趨深,美國處理國內財赤問題及推動經濟更形複雜,奧巴馬政府或要更着力創造就業機會,而非單加推QE3。
由於穆迪及惠譽尚未降級,而不少大型基金及金融機構投資組合,一般只要所持有的資產具兩間評級機構AAA級別便符要求,故即使標普降級,未必會立時引發大量資金撤換行動,即從原持美國國債「換馬」至其他AAA級主權債,或由國債轉向企業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