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短短九年,香港免費報章市場由獨步天下到三雄鼎立,再到春秋五霸,下一步更可能發展至戰國七雄。隨着壹傳媒計劃創立香港版《爽報》,本港免費報章市場即將進入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狀態。市場分析指出,港人閱讀文化正在轉變,傳統收費報章須另覓生存空間。
壹傳媒即將創辦香港版《爽報》,以免費派發形式發行,目標為每日印刷100萬份,將會是全港發行量最高的一份報章。自從2002年國際報業集團Metro在港創辦首份免費報章《都市日報》以來,免費報市場在港逐步壯大,至今已有五份免費報發行,每日發行量合共達208萬份,而且經營狀況都不俗,其中《頭條日報》為星島新聞集團帶來2.4億元盈利。
當更多報社加入免費報市場,是否也能夠分一杯羮,讓神話延續下去?「你哋咁遲先嚟,咁冇出息。」《am730》創辦人施永青語帶不屑的指出,壹傳媒兼營收費報紙及免費報紙,是自己打自己。他認為,《爽報》一出,同系的《蘋果日報》銷量必定下跌,並非生意之道。
可能影響《蘋果》銷量
「與其坐喺度俾人打,不如自己打自己。」壹傳媒執行董事葉一堅回應說,本港免費報章越出越多,對傳統收費報章造成一定衝擊,即使《爽報》有可能影響同屬壹傳媒的《蘋果日報》銷量,仍值得一試。他說台灣《爽報》的經驗顯示,免費報與收費報讀者群不一樣,未必自傷殘殺。
股評人黃偉康也指出,免費報未必可以完全取代收費報紙:「我平日睇免費報紙,但係都會買報紙,因為收費報紙內容豐富啲,以我哋做股評嘅為例,唔可以單靠免費報嘅資訊。」黃偉康在多份免費報章寫股評專欄,也曾在《都市日報》任職編輯。
低銷量報章加速滅亡
不過他相信,更多免費報章推出,將會加速目前正在掙扎的低銷量報章滅亡。他說:「免費報章資訊簡單直接,食正香港人嘅快餐文化,特別係上班族同年輕讀者,你畀咁多嘢佢哋都唔會要。好似財經分析咁,你同佢哋分析上市公司背景盞嘥氣,佢哋淨係想你話佢知買定唔買好。」為了適應閱讀文化的轉變,傳統報業不得不轉型。
施永青指出,目前所有免費報加起來的廣告額,仍未及得上《蘋果》及《東方》的總和。但他預期,免費報是大勢所趨,盈利很快會超越傳統收費報章。
讀者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