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以至全球股市都經歷了異常動盪的一周,繼上周四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逾500點收市後,上周五更如坐過山車,單日波幅逾400點。
全周計算,道指跌近6%,標普指數跌逾7%,納指更跌逾8%,為2008年11月以來跌幅最大的一周。
關注美會否再放水
展望本周,除了市場需要繼續消化美國被降級的消息外,聯儲局於本港時間周三凌晨公佈議息結果亦備受關注,市場希望從議息聲明中得知儲局會否推出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QE3),勢左右大市發展。
雖然美國勞工部於上周五開市前公佈失業率略為回落,但是投資者對經濟前景仍不樂觀,而且標普將美國降級的影響仍未被反映下,料下周開市仍然波動,難以樂觀。
三大交易所合計全日的成交額達159億股,是平常水平的兩倍,亦是自去年「快閃下跌」(flashcrash)以來成交量最高的一天,有指市場上有資金趁低吸納藍籌股及現金充裕、但價殘的大型股份。
期權成交量亦創紀錄,顯示投資者正努力保護其投資組合免再受大跌市影響。
美股恐慌指數VIX最高曾見39.25,是2010年3月以來最高,惟收市已回落至32,升幅僅1%。
鑑於預期美國經濟增長將會放緩,瑞信上星期五調低標普500指數今年底目標水平,由原先的1450點降至1350點。由4月29日創下今年高位1361點計,標普目前已回調12%。
數據方面,美國16月消費者信貸額增加155億美元,是2007年8月以來最大升幅,較5月時的增幅多兩倍,反映在經濟前景不明朗下,消費者仍願意增加借貸;市場原預期僅增加5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