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新跑道倍增污染專家報告下周公開 環團籲交公眾判斷

機場新跑道倍增污染
專家報告下周公開 環團籲交公眾判斷

【本報訊】備受爭議的機場規劃2030公眾諮詢,機管局在立法會要求下,下周一將公開興建第三條跑道專家工程顧問報告。根據該報告內容,2030年若落成新跑道,航班升降空氣污染排放物將增加一倍,瀕危的中華白海豚更會損失800公頃覓食水域。環保團體認為,機管局應將所有環保成本及經濟效益公開,由公眾判斷選擇方案。 記者:梁德倫

機管局在諮詢期間一直不願提供完整的初步環境評估數據,在立法會要求下,才決定於下周一把多份顧問報告公開上網,當中包括空域航道、空氣污染、噪音、海洋生態及經濟效益等多個範疇。

報告有緩解措施

報告顯示,第三跑道啟用後,預測2030年飛機排放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懸浮粒子及一氧化碳等,都會較07年高一倍左右。報告也預測,馬灣、大欖涌、北大嶼山等地區,包括嘉龍村、豪景花園、珀麗灣等居民,至少逾千個住戶會受噪音干擾生活,當中尤以馬灣最為嚴重。
研究報告指出,新跑道填海工程及日後運作時,將影響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因為鄰近跑道的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是中華白海豚出入的主要通道,海豚與船隻相撞風險驟增。海豚的主要食糧包括魚類及無脊椎動物等也可能大量損失,800公頃的白海豚覓食地海床更永久受損,估計最少有118條海豚受影響。
填海也會破壞大嶼山以北的海洋生態,珊瑚群落受損,又為捕魚業帶來影響。填海工程期間,挖泥船會製造大量的沉澱物,影響水質環境。不過,報告也有建議多個緩解措施,包括採用隔泥幕、海豚管制區等,將對海洋動植物的影響減至最低。
雖然報告提到擴建機場會帶來龐大經濟收入,但又提醒當局不要忽視環境成本的存在,正如德國法蘭克福機場擴建後需重新種植約300公頃樹林等。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氣候項目主任黃俊賢稱,當局應立即重新將所有環境成本及經濟效益作對比,讓市民可在更公開公平的情況下作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