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透視:標普逃避「海嘯禍根」責任 - 李大同

環球透視:標普逃避「海嘯禍根」責任 - 李大同

美國評級機構標普昨日將美國主權評級下降一級至「AA+」,專家對消息反映較為兩極,但其實自金融海嘯發生後,三大評級機構在大部份投資者心目中已經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昨日標普公佈消息後,有市場人士指出:「我對於那些向按揭抵押證券(MBS)發出AAA評級的機構,仍然能將美國政府降級一事,感到頗為吃驚」。

評級機構受美法例保護

其實華府與標普在過去一年,一直跳着探戈,雙方關係在今年4月變得白熱化,至上周國會通過發債上限更到達高潮。
大同早於去年7月,已指出美國評級機構正與華府就監管問題展開大鬥法,一切都源於金融海嘯後,美國加強金融市場監管而通過的世紀金融監管法案—《多德·弗蘭克金融改革法案》。在法案通過前,評級機構一直受到美國《第一修訂案》保護,所發出的評級會被視為「意見表達」的一種,毋須為言論負上責任。
然而,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令市場驚覺評級機構的作業模式極有問題,更指評級機構收錢亂發「AAA」評級,是海嘯的罪魁禍首。去年通過的《法案》就針對此漏洞,將評級機構的評級與核數師及證券分析師升至同級,要為所發佈的評級負上「專家責任」(expertliability)。
有分析批評,為何標普明知今年初國會通過延長布殊年代的稅務優惠,會危害美國的財政狀況,但當時卻並沒有發出任何警告,要待美國總統奧巴馬4月與國會討論今年財政預算時,卻突然宣佈將美國評級展望降至負面,令市場出現恐慌。

須堵塞收費評級漏洞

標普於上月中再威脅,在未來90天有50%機會將美評級下調,此事成功令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低頭,通過讓評級機構不用為評級負上「專家責任」。然而,證監會(SEC)卻未有退縮,除了考慮以民事詐騙罪控告三大巨頭外,上月底更一致通過,不再將評級機構的評級,作為部份規條的必要依據,等同削弱他們的公信力,以及斷其財路。
美國網民已發起《反對標普以評級作為政治武器,以逃避08年金融危機手責任》的簽署運動,希望SEC將標普踢出全國認定的評級組織(NRSRO)之外。
暢銷書《地球是平的》作者弗里德曼(ThomasFriedman)早於96年說過:「在我看來,現今世界有兩大勢力,一是美國,一是評級機構。」SEC卻正在努力改變評級機構的生態,堵塞業界收費評級的漏洞,以增加評級的透明度,對廣大投資者而言當然是德政。
李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