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德倫報道】敏敏(7歲)和琪琪(4歲)這對小女孩,本來在9月便可分別升讀小二和幼稚園低班,但因為同住的外公不幸在上月底去世,現時正面對被社署停止綜援、無法上學的窘境。她們持雙程證的媽媽哭訴,社署在小女孩外公過身後,即停止綜援做法不人道,「你叫兩個細路女點算呢?」
敏敏與琪琪對要面對的問題毫不知情。她們的媽媽何氏姊妹先後在香港誕下女兒,兩小女孩由居港的外公照顧,兩個母親不時持雙程證來港探望。敏敏與琪琪一直有申請綜援,並由擔任她們監護人、同樣申領綜援的外公代領,在其戶口領取生活費。
房署通知隨時收回單位
不過,外公上月30日病逝,社署在本月1日便立即停止她們外公的綜援戶口,兩個母親擔心女兒生活費落空,新學年學費也未必可負擔。何氏姊妹哭訴從沒想到社署如此不近人情,「我哋爸爸屍骨都未寒,過身唔夠三日就停咗(綜援)戶口,咁兩個細路仔點算呀?」
何氏又指,兩名女童本來每月各有1,800元生活費,另有學費及書簿津貼等,但由於擔任監護人的外公過身,未滿18歲的她們不能獨自開戶口領取綜援,而與外公同住的公屋單位,則被房署口頭通知或隨時收回,着她們有心理準備遷出。何氏稱,現正申請單程證,預料半年內便可來港,「點解唔可以特事特辦,畀兩個細路多幾個月綜援金,又或者幫吓我哋快啲嚟香港?」
協助她們的關注跨境兒童權益聯席統籌幹事黎恩灝認為,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為不少正申領綜援的幼童也可能面對類似問題。他希望社署酌情處理這個案,讓幼童可獨立申領綜援直至其家長來港。
社署發言人表示,社署已派社工於本月2日到家訪敏敏與琪琪,並已推薦其外婆接任二人的綜援受委人,並會從速處理有關申請,最快於下次發放綜援日前應可辦妥有關手續,預料兩名女童的綜援發放不受影響。不過,女童母親何氏姊妹認為,署方至今仍未能確定兩個女童在更改監護人後,必定能成功續領綜援,也未明確回覆是否可續住外公的公屋單位,擔心女兒會被送入託兒所,骨肉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