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大火痛失妻兒 恩恤上樓戶主悲嘆「終於住心水地方 剩番我一個」

劏房大火痛失妻兒 恩恤上樓戶主悲嘆
「終於住心水地方 剩番我一個」

【記者伍雅謙報道】馬頭圍道劏房大廈無情烈火,造成四屍五命的慘劇,令55歲的黎學文痛失妻兒。日前,他獲房屋署恩恤安置入住曾是愛妻朝夕盼望的公屋單位,而今只剩他孤單入住。

「裏面啲嘢我唔要喇」

他帶着幾張貼身收藏的家庭照片,與舊居道別,到新居開展新生活。明淨的居所不會有孩子的笑聲,但妻兒的笑臉永留文叔心中,成為他生存下去的動力。
「如果時光倒流,梗係唔揀劏房,但有得揀咩?」打算重展新生活的文叔,在搬入新居前到舊居走一趟。拖着沉重的腳步,一邊步上舊樓石梯,一邊細看梯間各處,似要把景象烙印腦中。他在二樓略作停留,望着應是妻兒當日倒下的位置,然後步上四樓單位。
踏入昔日與家人一手建立的小天地,外面雖然艷陽高照,惟室內仍漆黑一片。百餘呎的劏房狹小凌亂,然而陋室之中,曾滿載溫馨記憶。
匆匆一瞥,文叔已將大門關上,「裏面啲嘢我唔要喇」,說完轉身便走,不再回首,眼角已泛起點點淚光。文叔表示,火災後曾與警方回舊居一次,今次是最後一次,他說:「以後我唔會再返嚟喇!」
文叔隨即帶記者到新居,從舊居步往紅磡邨,約10分鐘路程。單位面積約一百平方呎,屬單人公屋。新舊居面積相若,惟以往的劏房卻住了一家四口,原本還有一條小生命正要加入。文叔想到此不禁嘆息,「新居環境梗係好好多,仲望到鯉魚門海景,太太一直想搬入呢條邨,申請公屋六年,終於住到心水地方,剩番我一個……」。

新居光猛通爽,陽光曬在文叔臉上,有希望,也有落寞。

「有錢有屋但冇家人」

事發後月餘,文叔一直表現堅強,然而說起當日慘劇,依然傷感,「當日啲火喺下面燒,太太如果唔係向下走,向上走可能冇事,佢抱住個仔又走唔快,最後得我一個出返嚟,只可以話係命運」。
他告訴記者事發後收到不少善心人捐款,為家人辦理殮葬後,仍餘下廿多萬元,其中有11,500元為《蘋果日報》讀者的捐款,他嘆一口氣:「家有錢有屋但冇家人,我情願冇錢。」
文叔曾被燒傷的雙腳仍未完全康復,需定時覆診。除了身體的創傷,還需靜待時間洗刷內心傷痛。原本任職燒焊工人的他表示,待身體康復即重投工作,過人生的另一階段。

文叔貼身帶着的一家四口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