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元被美元弱勢拖累貶值,滙控(005)行政總裁歐智華昨被問及聯繫滙率是否應廢除時,認為聯滙設立至今,對穩定本港經濟以至拉動人均生產總值增長均有顯著價值,強調「現在並非檢討的合適時間」,但若當局真要檢討,宜考慮將港元「與貿易相連的一籃子貨幣掛鈎」。 記者:劉美儀
對市場素有「見解」的歐智華稱,在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前,看不見港元捨美元可選擇的替代掛鈎工具,他個人認為,讓港元自由浮動或與另一單一貨幣掛鈎,均不合適,反而以有管理的浮動方式,與本港貿易關連的一籃子貨幣掛鈎,是在種種限制下較值得建議的模式;換言之,即與目前人民幣實施與一籃子貨幣掛鈎的有管理浮動滙率機制類同。惟他強調,實施了28年的聯滙檢討與否,端視中央、特區政府及相關監管機構決定。
金管局:暫無意檢討
金管局發言人回應說,港府致力維持行之有效的聯滙制度,無計劃作出任何改變;本港屬規模小而外向型經濟,聯滙切合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貿易中心的需要。對於歐智華表示,若聯滙真的檢討,港元宜與一籃子貨幣掛鈎,發言人指出,與一籃子貨幣掛鈎的滙率制度,反不及與美元掛鈎的貨幣發行局制度簡單和具透明度。
自言83年聯滙制訂時正在港工作的歐智華昨日表示,過去30載,美元滙率曾經極強極弱,目前美滙亦未屆歷史低位,其間正因聯滙制度的存在,保障了本港經濟穩步增長;無疑近年中港經濟越趨融合,相反美國經濟狀況與本港有差異,但不能因此便歸咎聯滙是拖累本港經濟的包袱,現時亦不是檢討機制的合適時間。
美銀美林降盈利預測
滙控前日公佈由現在至2013年,全球裁減多達3萬個職位,雖然管理層指亞太區及香港會增聘人手,但滙豐亞太行政總裁王冬勝同意,會透過崗位調配及資源重組,達致更佳營運效率,惟詳細安排尚待顧問報告建議。上半年集團亞太區貸款增長達13%,惟鑑於外圍環境仍然波動,他預期,下半年貸款會保持審慎增長。歐智華補充,在削減職位的同時,集團未來3年將在28個新興市場內,增聘約1.5萬名員工。
證券界對滙控業績稍勝預期及節流精簡計劃,予以正面肯定,但分析員普遍維持相同目標價及投資評級,個別有作調整,美銀美林將今年滙控稅前盈利預測下調3%,摩根士丹利則調高今明年度分別3%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