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夏季是壞死性筋膜炎(俗稱食肉菌感染)病發的高峯期,最新一名患者曾往將軍澳區的街市,及曾處理海鮮,感染後要切除左腳保命,現時情況危殆。今年至今最少有23宗壞死性筋膜炎個案,直逼去年全年28宗。有專家表示,不少患者曾到街市,提醒市民夏天到街市應穿鞋代替拖鞋,防止接觸海產或海水後感染。
至今已接23宗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連續兩日接獲壞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Fasciitis)個案,最新一名患者是73歲男子,有長期病患,居於將軍澳,曾到區內一個街市。上月27日出現左腿疼痛及紅腫的病徵,翌日入住將軍澳醫院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29日他接受手術截除左腿,現時情況危殆。血液樣本及左腿組織含創傷弧菌,病人最近沒外遊及沒有表面傷痕。
創傷弧菌及化膿鏈球菌均可引致壞死性筋膜炎,破壞人體軟組織及筋膜,並可在12至24小時內致命,死亡率高達二至三成。綜合衞生防護中心及醫院管理局的數據,今年至今最少接獲23宗由上述兩種細菌引致的壞死性筋膜炎,當中7人感染創傷弧菌,導致1人死亡;在16名感染化膿鏈球菌患者中,5人死亡。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創傷弧菌存在於海水及海產,夏天天氣炎熱,是該菌滋生的高峯期,市民游水、釣魚、到街市及接觸海產,感染風險大增。若市民有傷口,創傷弧菌可從傷口入侵身體病發。以往不少市民曾到街市後病發,故提醒市民夏天到街市時應穿鞋代替拖鞋,以免因接觸海水或海產而受感染。今年由化膿鏈球菌變種及在社區廣泛傳播,故個案急升。